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70047)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海峰宋娇王林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古巴比伦时期家庭财产继承习俗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古巴比伦时期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为父系单线继承,遗产分割为诸子平分,世俗女性享有有限继承权。古巴比伦人还存在着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处置自己的财产。继承人如果犯有重罪或不尽赡养义务,则丧失继承权。
- 李海峰
- 关键词:古巴比伦契约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 从民间契约看《汉穆腊比法典》的性质被引量:3
- 2014年
- 《汉穆腊比法典》通常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备的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法典的集大成者。但《汉穆腊比法典》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典吗?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吗?大量具有法律效力的民间契约却与法典的规定相悖,在世俗女儿的继承权、收养活动中对违约双方的惩罚、土地租赁中的租金比率、动产交易中的借贷利率等方面,法典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种种迹象表明,《汉穆腊比法典》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典,而更可能是早期历史上的一些案例汇编。
- 李海峰
- 关键词:古巴比伦民间契约
- 从年名看古巴比伦时期的灌溉农业与水渠开建
- 2014年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农业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在农业文明中一个重要的大型公共活动就是修建水渠和人工灌溉,这需要国王亲自主持,召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该项活动。大量资料显示,古巴比伦时期的每一位国王都非常重视水渠的修建,并把这一活动作为他的一项重要功绩,作为年名来进行宣扬。古巴比伦时期保留的以开渠为年名的资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视角。
- 宋娇李海峰
- 关键词:古巴比伦灌溉农业
- 古巴比伦时期借贷利率的重新论证被引量:1
- 2011年
- 古巴比伦时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借贷利率,《汉穆腊比法典》中规定的利率只是众多利率中并不常见的一种利率。存在着的多种多样的非单一的借贷利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古代社会还无法实行像现代社会一样全国统一的借贷利率。多年以来《汉穆腊比法典》一直是我们研究古巴比伦时期法律、经济制度等问题的重要史料,但仅仅依据《法典》的有关条款来研究上述问题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大量当事人留下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来进行研究。
- 李海峰
- 关键词:古巴比伦借贷利率
- 古代两河流域果园买卖活动论析
- 2013年
- 椰枣树在两河流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因其果实及树皮树干和树枝可食可用,并具有耐高温、盐碱抗干旱的特性,因此被称为"沙漠之宝"。而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和新亚述时期已存在着较多果园(椰枣园)的买卖活动。本文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对果园买卖契约的基本模式、面积、价格及买卖双方身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
- 王林李海峰
- 关键词: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家庭养老”习俗探析
- 2015年
- 古巴比伦时期兴起了一个女祭司阶层,这些女祭司献身于神,大多住在修道院里从事宗教活动,她们一般不能结婚,不能生育后代,晚年如何养老是她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史料发现,她们解决晚年养老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依靠兄弟养老、收养子女养老、依靠来自父母的财产养老和个人养老等多种家庭养老模式。女祭司通过多种养老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自己晚年的养老问题。
- 李海峰
- 关键词:古巴比伦女祭司家庭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