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3-04-05)
-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佩陈连旺杨立明李玉江杨兴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7
- 2013年
-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与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同等大小,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等效应力比较低;②模拟的14次地震序列中,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2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③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看,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亦基台错、1997年玛尼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小,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
- 杨兴悦陈连旺杨立明李玉江谭佩
- 关键词:青藏高原数值模拟
- 地震影响空间危险度及危险区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根据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一次强震对外围地区所产生的地震影响空间危险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震背景空间危险度及其先发生的若干次强震,通过对研究区域开展地震综合空间危险度空间扫描计算对未来地震危险区进行预测。华北和西南地区地震危险区的实例预测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预测效果,对于分析判定地震危险区可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平建军冯向东杨立明
- 关键词:地震影响危险度地震危险区
- 华北地区中等地震活动非稳态特征及预报效能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全时空扫描方法在时空强三维轴上识别华北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的非稳态震兆信息。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中等地震活动有由稳态向非稳态演化的特点。非稳态图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区和条带,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大,一般出现在震前1年左右。以发生在非稳态图像的非开放、非卸载端点(交汇点)的地震作为标志地震,预测其周围(r=100 km)2年内发生MS≥5.0地震,预报能力评分R=0.573。
- 曹井泉朝伦巴根汪翠枝
- 关键词:地震活动非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