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322025-8)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秦超程道宾陈相任叶子明梁明辉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高度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高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对经TCD、颅脑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yhy,DSA)证实为大脑中动脉M1段高度狭窄(>90%)的256例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临床症状变化,手术成功率、狭窄病变改善情况、远期血管通畅率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率进行评估。结果251例(251/256)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高度狭窄患者成功的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05%。其中15例患者出现与神经功能、死亡相关的并发症(5.86%)。血管狭窄率从手术前(92.26%±2.11%)下降至术后(15.40%±2.60%)。平均m RS和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平均随访(21.70±0.80)个月,249例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复查,平均狭窄率为(12.81%±2.20%)。23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再狭窄率为9.24%,其中5例出现缺血性卒中再发,复发率为2.01%。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高度狭窄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手术并发症低,随访结果显示血管通畅率好以及较好的预防前循环缺血事件的发生。
- 黄宝资程道宾叶子明陈相任秦超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并发症
- 症状性基底动脉高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高度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yhy,DSA)证实为基底动脉高度狭窄(>90%)并有相应临床症状的213例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临床症状变化、手术成功率以及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209例(209/213)基底动脉高度狭窄患者成功的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12%,平均狭窄率从术前的(93.70%±2.51%)降至术后的(11.60%±3.90%)。围手术期并发症8例(3.76%),缺血性卒中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平均随访(18.70±3.80)个月,202例患者再次行DSA,平均狭窄率为(13.80%±4.20%)。5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表现为症状性狭窄。结论基底动脉高度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有效、安全的优点,术后1.5年随访结果显示血管通畅率好以及能够较好的预防后循环缺血事件的发生。
- 王浩秦超黄宝资叶子明陈相任程道宾
- 关键词:介入治疗并发症再狭窄
- 265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SA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方法:265例TIA患者进行股动脉插管,seldinger法分别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结果:DSA结果显示有血管病变226例(85.4%),未见血管病变39例(14.6%)。结论:血管狭窄是颈动脉系统TIA主要病因,以颈内动脉C1段和大脑中动脉M1、M2段最多见,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增高TIA频率递增。
- 梁明辉秦超石胜良程道宾叶子明
- 关键词: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
- 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血浆ET-1和vWF水平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血浆内皮素-1(ET-1)及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连续收集的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DSA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浆ET-1和vWF的含量。结果:患者脑DSA后血浆ET-1水平均明显升高,ET-1在术后即刻有明显升高,为(550.19±108.06)ng/L),术后24 h有所下降,为(517.26±111.84)ng/L,但仍高于术前水平[(501.20±111.86)ng/L],3个时点血浆ET-1水平有明显差异。血浆vWF水平术后未观察到明显升高。结论:术后ET-1的持续升高提示脑DSA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 付棉秦超程道宾赵伟佳梁志坚刘竞丽梁明辉陈相任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WILLEBRAND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