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091067424)
作品数:
1
被引量:22
H指数:1
相关作者:
田蕊
王盼
管堂珍
韩振宇
杨津津
更多>>
相关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絮凝
1篇
冶炼废水
1篇
重金
1篇
重金属
1篇
重金属铅
1篇
微电解
1篇
废水
1篇
砷
1篇
锌
机构
1篇
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1篇
王刚
1篇
徐晓军
1篇
杨津津
1篇
韩振宇
1篇
管堂珍
1篇
王盼
1篇
田蕊
传媒
1篇
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1篇
2012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微电解絮凝耦合技术处理含重金属铅锌冶炼废水
被引量:22
2012年
采用"石灰中和曝气微电解絮凝沉淀法"技术处理含重金属铅锌冶炼废水,考察微电解进水pH值、水力停留时间、铁炭质量比、絮凝pH值和助凝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铅、锌、镉、铜和砷离子去除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研究微电解反应前后铁屑和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及物质组成的变化,分析铁炭微电解原理及铁炭床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在微电解铁炭质量比为1:1.5、进水初始pH值为2.5、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絮凝pH值为11、助凝剂PAM用量为4×10 6(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微电解絮凝耦合技术对废水中各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Cd2+出水浓度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Pb2+、Cu2+、Zn2+和总砷的出水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
杨津津
徐晓军
王刚
王盼
韩振宇
管堂珍
田蕊
关键词:
重金属
锌
砷
微电解
絮凝
冶炼废水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