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0D022)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宝梅高晓慧胡家英陈静邓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论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妇女主义观——以《父亲的微笑之光》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对人类的整体生存、和谐与完整的强调体现出一种生态主义观念,是一种生态妇女主义。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四个特点: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以及人道主义。反性别主义和反种族主义张扬女性意识,唤起黑人的民族意识;非洲中心主义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找寻黑人文化的根来找回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人道主义则强调爱和拯救是人文主义的核心,通过包容与宽恕来团结男性,回归自然怀抱,在和谐的自然中安顿灵魂。本文试通过《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女儿心灵的回归、父亲心灵的回归、传统黑人文化的回归和自然人性的回归,阐释沃克的生态妇女主义观。
- 高晓慧宋宝梅胡家英
- 关键词:《父亲的微笑之光》
- 从《宠儿》看托妮·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重建被引量:1
- 2013年
- 托妮·莫里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获此荣誉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其小说《宠儿》一经出版即吸引了公众视线。小说创作中,莫里森从非洲裔美国女性角度出发,描写她们所遭受的性别和种族压迫,展现了被殖民制度压迫的非洲裔美国人生活,表达她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从《宠儿》这部作品出发,研究托妮.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探索,从文化根源进行反思,深入剖析非洲裔美国人文化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认为广大非洲裔美国人只有正视本族文化,才能真正摆脱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真正实现非洲裔美国人独立。
- 宋宝梅邓婷
- 关键词:文化身份身份建构
- 用爱奏响爵士乐——论托妮·莫里森《爵士乐》中的音乐叙事
- 2012年
- 托妮·莫里森将爵士乐的一些标志性演奏手法,如即兴演奏、多旋律并进等,创造性地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借爵士乐的音乐叙事方式,推动故事的进展,使小说的结构、语言和主题内涵都流淌着爵士乐的旋律。
- 高晓慧郑辉宋宝梅杨雅砾
- 关键词:《爵士乐》音乐叙事
- 爱:开启黑人女性心灵的钥匙——从爱的主题解读《紫色》中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妇女主义意识被引量:3
- 2013年
-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其作品中对黑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生动描写而闻名,同时沃克还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状态的真切关怀,并指出了黑人女性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出路。本文从《紫色》中刻画的爱的主题出发,解读了沃克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妇女主义意识,分析了沃克对于被压迫的黑人女性和自然的共同关注。
- 陈静宋宝梅高晓慧
- 关键词:《紫色》黑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