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60617)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亚新吴雅梅吴信民张叶陈越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更多>>
- 应用氡气测量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推断花岗岩型铀矿含矿部位——以下庄花岗岩型铀矿田为例被引量:16
- 2007年
- 文中简要介绍了氡气测量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TL)野外样品采集及室内样品分析的工作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对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在硅化破碎带型铀矿体上方,氡气测量的高值异常主要反映构造破碎带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高值异常则主要反映铀矿体的位置,当两种方法的异常重合时,找到铀矿体的可能性较大;(2)在“交点”型铀矿体上方,氡气测量的高值异常同样反映了构造破碎带在地表的出露位置,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高值异常则反映了构造破碎带与中基性岩脉的交线处为铀矿体的赋存位置。
- 杨亚新吴雅梅吴信民陈越吴烈勤郑勇明张叶
- 关键词: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氡气测量铀矿
- 广东省下庄“交点型”铀矿床含铁矿物组合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用穆斯堡尔谱、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广东省下庄铀矿田338"交点型"铀矿床及其蚀变带和围岩中的微量含铁矿物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脉中的含铁矿物主要是黄铁矿,而蚀变带中以绿泥石为主,纤铁矿少量,黄铁矿含量相对减小,在外围的弱蚀变辉绿岩脉中则保留了更多的原生矿物。黄铁矿的含量随着与矿脉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蚀变产物绿泥石的含量则在蚀变带中含量最高。用这三种方法可区分沥青铀矿矿脉区、蚀变带和弱蚀变辉绿岩脉,并且可以确定蚀变带的范围。
- 杨亚新吴雅梅吴信民林俊厉淑贞
- 关键词:穆斯堡尔谱铀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