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6B04)

作品数:24 被引量:244H指数:9
相关作者:赵钦新朱丽慧张知翔李娜周屈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锅炉
  • 3篇燃烧
  • 3篇高温持久
  • 3篇高温腐蚀
  • 2篇电站
  • 2篇电站锅炉
  • 2篇烟气
  • 2篇烟温
  • 2篇余热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浓淡
  • 2篇排烟
  • 2篇排烟温度
  • 2篇无损检测
  • 2篇析出相
  • 2篇露点
  • 2篇露点腐蚀
  • 2篇煤粉
  • 2篇耐热钢
  • 2篇积灰

机构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5篇中国特种设备...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发电设备...
  • 2篇西安热工研究...
  • 2篇上海锅炉厂有...
  • 2篇扬州晨光特种...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汽车工业...
  • 1篇西安航空学院
  • 1篇宝钢特钢有限...
  • 1篇国电宝鸡第二...
  • 1篇宝钢特种材料...
  • 1篇武汉凯迪工程...

作者

  • 8篇赵钦新
  • 5篇朱丽慧
  • 5篇周屈兰
  • 5篇李娜
  • 4篇张知翔
  • 3篇王起江
  • 3篇张智超
  • 2篇王云刚
  • 2篇武新军
  • 2篇姜薇薇
  • 2篇王树众
  • 2篇边宝
  • 2篇杨亚红
  • 2篇姜筠
  • 2篇孙亮
  • 2篇唐波
  • 2篇成丁南
  • 2篇谈建平
  • 1篇刘长军
  • 1篇杜文智

传媒

  • 7篇动力工程学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材料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钢铁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机械强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锅炉技术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第二十届海峡...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蒸汽侧有氧化皮堆积的过热器管寿命预测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某电厂TP347H末级过热器弯管在管内不同氧化皮堆积厚度下的管壁温度,通过修正常数项的Larson-Miller公式,计算出不同置信度下过热器管的应力-时间温度参数曲线,据此预测一定置信度下过热器管在不同氧化皮堆积厚度下的使用寿命,并利用Robinson法则确立管材失效的准则,对氧化皮堆积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在0.95的置信度下,当TP347H过热器管氧化皮厚度<5mm时,为轻度堵塞,材料使用寿命在10万h以上;当氧化皮厚度为5~<9mm时,为中度堵塞,使用寿命仅为几万小时左右;当氧化皮堵管厚度≥9mm时,为重度堵塞,使用寿命将低于1万h。
黄鑫丁克勤赵军
关键词:过热器奥氏体氧化皮壁温
表面渗层和CrNiMo涂层材料的露点腐蚀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我国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普遍偏高、烟气深度冷却利用过程中存在露点腐蚀的现状,文中以耐露点腐蚀材料316L钢作为对比材料,选取普通碳钢进行表面热喷涂和表面渗镍处理后在1000MW机组的锅炉上进行实炉露点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腐蚀层厚度随壁面温度升高而减小;在40~60℃的金属壁面温度范围内,碳钢表面CrNiMo涂层和渗镍层因表面缺陷导致涂层严重腐蚀;在70~90℃的金属壁面温度范围内,腐蚀层厚度随温度变化趋于平稳,表面渗层材料具有和316L钢相当的耐露点腐蚀能力,碳钢表面喷涂CrNiMo耐腐蚀性能更为优越,3种材料均能满足火电厂烟气深度冷却利用的露点腐蚀性环境。
梁志远赵钦新张智超吴克锋姜薇薇
关键词:露点腐蚀热喷涂排烟温度
准东煤灰熔融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8
2013年
将神华准东煤(神华煤)和天池能源准东煤(天池煤)与碱沟煤按照不同质量掺混比进行混合并制得灰样,将NaCl、CaO、Al2O3和SiO2按不同添加比例加入神华煤和天池煤并制成灰样,对上述混合灰样的熔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沟煤掺混2种准东煤后,随着准东煤质量掺混比的增大,混合灰各个灰熔点特征温度先降低后升高;随着灰样中Na含量增加,准东煤灰样的变形温度显著降低,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先降低后趋于不变;当灰样中Na含量达到一定比例后,NaCl对准东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明显减弱;CaO对准东煤灰熔点的影响较复杂,可以降低也可以提高灰熔点;随着Al2O3添加比例的增加,准东煤灰熔点先升高后急剧降低;随着SiO2添加比例的增加,神华煤灰样的变形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而天池煤灰样的变形温度逐步升高,其他3个特征温度均逐渐降低.
王云刚赵钦新马海东王浩姜微微
关键词:添加剂熔融特性
含SP炉灰气流横向冲刷管束积灰特性研究
通过SP炉灰的微观特性分析、冷态试验,研究了SP(Suspension Preheater)炉灰冲刷光管、H型翅片管、螺旋翅片管和针翅管的沉积特性。SP炉中CaO所占比重较大,颗粒多为絮状体,疏松多孔,形状不规则,比表面...
王云刚赵钦新张建福马海东鲍颖群
关键词:余热回收翅片管积灰
基于化学链技术制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利用氢能替代常规化石能源是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将化学链技术应用于制氢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在制氢的同时捕捉该过程产生的CO2,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概述了化学链制氢的两种方式的原理及特点,总结了不同过程在载氧体的筛选、反应器的形式以及系统模拟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高效载氧体的筛选和制备是各个过程成功运行的关键。化学链水蒸气重整制氢[CLR(s)]过程需要考虑管束的磨损问题,而自热化学链重整制氢[CLR(a)]过程需要注意过程中的反应热量平衡。廉价载氧体的筛选、固体燃料的化学链制氢及其系统开发是化学链制氢(CLH)过程未来研究方向。
罗明王树众王龙飞吕明明肖仲正朱佳斌
关键词:制氢化学链二氧化碳捕集载氧体
5种电站锅炉过热器用材料高温腐蚀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选取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高温过热器用钢Tempaloy AA-1、Super 304H、TP347HFG、Tem-paloy A-3和HR3C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真空炉中模拟实际烟气进行气相和气相-熔盐两相高温腐蚀试验.提出用腐蚀层厚度和迁移渗透深度之和作为衡量腐蚀速率的指标,分别得到5种钢的抗气相及气相-熔盐两相高温腐蚀能力.结果表明:5种过热器材料抗气相高温腐蚀的能力都很强;Tempaloy A-3、TP347HFG、Super304H、Tempaloy AA-1和HR3C5种钢的抗气相-熔盐腐蚀的能力依次增强;过热器材料的腐蚀主要是气相-熔盐两相腐蚀.
成丁南张知翔边宝邓翔姜薇薇赵钦新
关键词:电站锅炉过热器高温腐蚀
P92钢高温持久强度试验后组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国产P92钢在600℃下经持久强度试验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了组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429h前硬度下降主要是由于M23C6的粗化,而后由于大量Laves相析出产生的强化作用使硬度重新上升.当试验6 063h后,Laves相粗化使强化效果减弱,硬度再次下降,此时MX仍然保持细小的尺寸,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在整个持久试验过程中,板条马氏体的回复、再结晶导致的位错强化减弱,W、Mo从基体的脱溶导致的固溶强化减弱都对硬度下降起一定作用.
姜筠朱丽慧王延峰
关键词:金属材料P92钢
H型换热器的数值分析及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对6种特定结构的H型鳍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运用Fluent软件分别模拟H型换热器中烟气侧及水侧的流动与传热过程,实现换热器管内、金属、管外换热的耦合计算,得到换热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讨论H型鳍片管结构参数对鳍片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为该类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张勇胡斌李娜周屈兰沈吉兆荆强征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动特性传热特性
火焰图像法计算气体层流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本生灯实验系统对CH4/CO/空气混合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了测量,并对系统进行了改进,找到了更为高效准确的火焰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计算预混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公式,通过该公式可对燃料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频率因子等参数进行进一步推算,并推算了该公式应用于不同燃空当量比工况时的修正因子.以CH4/CO单组分及混合燃烧为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高.
常彦王端阳张锦萍陈潞黄思嘉李娜周屈兰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参数甲烷一氧化碳
一种多级惯性煤粉浓缩器的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正交试验的原理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多级惯性煤粉浓缩器进行了试验和模拟,研究了煤粉浓缩器结构参数对煤粉浓淡比的影响,由正交设计获得了多级惯性煤粉浓缩器的最优组合结构.结果表明:与由经验设计得到的结构相比,优化结构煤粉浓缩器的浓淡分离效果有所提高,为采用试验方法对惯性煤粉浓缩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亚青李娜周屈兰田明泉沈吉兆
关键词:结构优化正交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