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卫生局临床重点学科研究项目
- 作品数:45 被引量:264H指数:9
- 相关作者:时昭红张介眉郝建军冯云霞陈洲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OHMTX/MTX比值判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价值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7-OHMTX/MTX比值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甲氨蝶呤(MTX)毒副作用的价值,为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轻ALL化疗中MTX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ALL患儿44例,男24例,女20例,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82例次,MTX剂量为3~5g/m2,24h持续静脉滴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MTX及代谢产物7-OH-methotrexate(7-OHMTX)浓度,按WHO化疗药物毒性标准分级评定ALL患儿用药后的MTX的毒副反应。所有例次按7-OHMTX/MTX比值分为<2和>2两组,比较两组之间骨髓抑制、黏膜损害及其肝损害毒副作用的差异。结果:7-OHMTX/MTX比值>2组,骨髓抑制和肝损害毒副作用都明显轻于7-OHMTX/MTX比值<2组,具有统计学上意义;在黏膜损害方面,尽管2组之间总体上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在严重黏膜损害方面,7-OHMTX/MTX比值>2组明显轻于7-OHMTX/MTX比值<2组,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7-OH-MTX/MTX比值可以预测HDMTX化疗中MTX的不良反应,采用3~5g·m-2MTX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的化疗方案,7-OH-MTX/MTX比值<2的ALL患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显著高于比值>2的患儿,第48小时7-OH-MTX/MTX比值较单独采用第72小时MTX血药浓度预测MTX的不良反应更灵敏准确,且提前24h发出预警,为高危不良反应患儿及时解救赢得宝贵时间。
- 张华年肖伟徐华汪洋宋新文李建新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代谢固相萃取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47
- 2006年
- 目的了解引起小儿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年龄≤6岁的2546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追踪观察,渗漏病例详细记录渗漏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渗漏范围及症状。结果127例患儿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或拔针后出现渗漏,其中75例(59.06%)因患儿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18例(14.17%)因药物因素引起;15例(11.8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13例(10.24%)因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或方法不正确引起;6例(4.72%)因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引起。渗漏多发生在输液开始120min后。结论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过程巡视,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 花芸刘小文刘新文殷艳华
- 关键词:儿童输液渗漏数据收集
- 心脑脉络复元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影响的血清学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心脑脉络复元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缺血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片干预对照组和心脑脉络复元汤干预治疗组。于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0mg/kg),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制备心肌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心脑脉络复元汤组大鼠血清中CK-MB、cTnI、MDA、ET-1、hs-CR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SOD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心脑脉络复元汤组大鼠血清中CK-MB、cTnI、MDA、ET-1、hs-CRP含量明显低于复方丹参片组(P<0.05或P<0.01),SOD含量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片组(P<0.01)。结论心脑脉络复元汤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桂裕江张压西崔金涛周磊范彦博孙晓静王漭
- 关键词:异丙肾上腺素
- 追活丸质量标准研究
- 2009年
- 目的:建立追活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野蔷薇根、三七、丹参、元胡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b1和Rg1的含量。结果:野蔷薇根、三七、丹参、元胡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人参皂苷进样量在1.006~9.2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1.8%(n=4)。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追活丸的质量控制。
- 韩顺意张南方
-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人参皂苷
- 调中颗粒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3种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调中颗粒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促胃液素(GAS)、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3种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通过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混合R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调中颗粒组、半夏泻心汤组、西沙必利组、模型组、正常组,1周后同时分别给予调中颗粒、半夏泻心汤、西沙必利和0.85%氯化钠,连续给药14d后,观察食管黏膜GAS、NOS和VIP的水平。[结果]混合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GAS水平显著降低,而NOS和VIP显著升高;用调中颗粒治疗后食管黏膜GAS水平升高,而NOS与VIP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中颗粒通过调节食管黏膜GAS、NOS和VIP水平治疗混合RE。
- 冯云霞时昭红张介眉郝建军陈洲张书
- 关键词: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
- 血液透析并滤过在儿童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滤过(HDF)在小儿急性肾衰竭(ARF)的应用。方法应用Branc Dialog双泵透析机对因各种原因致ARF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1例患儿进行19例次HDF和21例次血液透析(HD)。HDF及HD前后分别测血BUN、Cr、UA、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心率、血压、体温等变化。结果HDF与HD相比,血BUN、Cr、UA、β2-MG下降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低血压发生率低,HDF无低血压发生,HD为5/21例次。但失衡综合征发生率HD无,HDF 3/19例次。结论HDF较HD透析充分,特别是对血β2-MG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要防止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 李翠华栾江威吴燕祥杨杏鲜王筱雯李冬云
- 关键词:肾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儿童
- 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其预后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其预后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8.0~10.0mmol/L,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则控制在4.4~7.8mmol/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以及血清IL-6、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8)U/d比(25±6)U/d,15.9%(7/44)比2.4%(1/42),P〈0.05],胰岛素应用时间、重症病房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8±3)d比(12±5)d,(10±4)d比(14±6)d],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3/44)比23.8%(10/42),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水平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pg/L比(44±14)μg/L,(43±18)mg/L比(87±24)mg/L,P〈0.01]。结论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保持较低的血糖控制水平,会缩短重症病房治疗时间、减少感染的发生,但是并不会改善患者病死以及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情况,并且还可能增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 魏铭魏澄王瑛万少兵黄敏钟强
- 关键词: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控制水平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 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偏向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经过多年的努力,人格障碍治疗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许多进展。张天宏等研究显示,3个人格障碍群都与童年期创伤有着相关性,其中B型人格障碍的相关性最为突出。而石振宇等指出,婴儿期虐待对反社会人格障碍也有预测作用,说明如果在婴儿期受到虐待,会对人格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增加患病的几率。但同时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 左翔缪绍疆童俊
- 关键词:反社会人格障碍婴儿期童年期虐待
-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急性肾衰竭患儿治疗前后血清β_2微球蛋白下降率对比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急性肾衰竭患儿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下降率的影响。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需行血液净化治疗38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HD组20例,HDF组18例。透析前后分别测血清β2-MG水平。结果HDF与HD前后血清β2-MG变化经统计学处理,HDF组治疗前后血清β2-M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D组治疗前后血清β2-M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DF和HD组治疗后比较血清β2-MG水平差异、下降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HDF清除血β2-MG明显优于HD。
- 李翠华栾江威吴燕祥杨杏鲜王筱雯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Β2-微球蛋白
- γ干扰素诱导单核因子和诱导蛋白10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相关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Mig)、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武汉市儿童医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及20名健康婴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g、IP-10 mRNA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Mig、IP-10水平。结果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PBMC中Mig、IP-10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Mig、IP-1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t分别=14.860、11.232、15.511、12.800,均P<0.01)。患儿组血清Mig、IP-10水平与血清ALT呈正相关(r分别=0.6376、0.7239,均P<0.05)。结论Mig、IP-10参与了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发生过程,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丁艳贾德胜王宝香梅红康世秀黄志华
- 关键词:趋化因子Γ干扰素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