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2003C123)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曾友华包烨华李海燕楚佳梅张文忠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痉挛大鼠脑干GABABR1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脑干组织γ-氨基丁酸B受体1(GABABR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平衡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患侧针刺组、平衡针刺组,每组12只,制备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的模型,平衡针刺组治以平衡针刺法,患侧针刺组取患侧肢体施术,治疗20min,连续治疗10天,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各组脑干组织GABABR1的表达情况。结果:平衡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细胞表达较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刺法能够促进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脑干组织GABABR1的表达。
- 曾友华包烨华楚佳梅李海燕
-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卒中痉挛Γ-氨基丁酸
-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大鼠H反射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大鼠的肌电H反射,初步探讨平衡针刺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患侧针刺组、平衡针刺组,每组12只,制备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的模型,平衡针刺组治以平衡针刺法,患侧针刺组取患侧肢体施术,治疗20min,连续治疗10天,治疗后对各组大鼠行肌电H反射监测。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平衡针刺组H反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波幅明显下降(P<0.05);平衡针刺组与患侧针刺组相比较,其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平衡针刺法可以有效抑制亢进的牵张反射,降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 曾友华包烨华楚佳梅李海燕
-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卒中肌张力H反射
- 平衡针刺法对脑卒中后上肢高痉挛患者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并对其疗效做出正确的评价。方法:治疗组30例,拮抗肌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电F波的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1)。治疗前后治疗组波幅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阈值均有提高,但治疗组(P<0.001),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法通过降低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减弱牵张反射以缓解痉挛,对中风后患肢高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优于传统针刺法。
- 朱国祥包烨华曾友华陈红薇龚燕邹超王翀敏李江张文忠
- 关键词:F波脑血管意外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