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219010)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裴雪涛王韫芳苏平管利东张鹏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干细胞
  • 9篇细胞
  • 6篇胚胎
  • 5篇胚胎干细胞
  • 4篇人胚
  • 4篇人胚胎
  • 3篇人胚胎干细胞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分化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银杏内酯
  • 2篇银杏内酯B
  • 2篇神经样细胞
  • 2篇内酯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间充质

机构

  • 1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3篇裴雪涛
  • 9篇王韫芳
  • 6篇苏平
  • 5篇管利东
  • 3篇陆兵勋
  • 3篇袁红丰
  • 3篇南雪
  • 3篇李艳华
  • 3篇闫舫
  • 3篇刘大庆
  • 3篇白慈贤
  • 3篇周灿权
  • 3篇张鹏
  • 2篇杨丽平
  • 2篇师伟
  • 2篇杨印祥
  • 2篇赵敬湘
  • 2篇雒晓东
  • 2篇李涛
  • 2篇黄培新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胚胎干细胞专利相关信息分析
2007年
目的对1985年至2004年12月的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信息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了解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的情况。方法以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为主题词,以德文特(Der.went)数据库为背景,对多个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筛查和分类,建立胚胎干细胞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的角度人手,对数据库中的630篇国际及44篇国内胚胎干细胞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申请范围主要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修饰的细胞、脊椎动物新品种及未分化的人类/动物细胞等方面,国际(13.4%)和国内(20.9%)申请均以涉及动物细胞或组织的占据首位;国内申请中涉及未分化的人/动物细胞的专利较多(19.8%);转基因动物、细胞建系及核移植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是胚胎干细胞相关专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国内外胚胎干细胞相关信息的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在胚胎干细胞研究申请专利方面相对比较宽松,我们应该在涉及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在基因工程及细胞组织工程学方面的用途和方法以及胚胎干细胞在药物筛选过程中的用途等方面集中投入力量,争取有新的突破。
闫舫王韫芳刘大庆袁红丰张鹏管利东师伟姚海雷杨印祥裴雪涛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慢病毒介导的稳定表达bFGF的胎儿肝脏基质细胞株的建立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重组慢病毒系统感染人胎儿肝脏基质细胞(fetalliverstromalcell,FLSC),建立了能够稳定、高效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的细胞株bFGF/FLSC.从流产胎儿肝脏组织分离富集基质细胞,对其进行了生长特性和表面标志的鉴定,其在体外维持传代35代,依然保持正常的染色体核型.从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克隆得到bFGF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FLSC,根据荧光表达强弱进行流式分选,获得能够继续稳定传代的低表达和高表达bFGF的两株细胞,RT-PCR和蛋白质印迹证实,细胞株中bFGF基因的稳定表达.RT-PCR结果显示,弱荧光和强荧光表达细胞的bFGF,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别是转染空载体细胞的2.33倍和6.19倍;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在蛋白质水平表达分别是1.76倍和5.05倍.用建立的bFGF/FLSC作饲养层细胞体外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umanembryonicstemcells,hES),结果证明,其能在无或少量添加外源bFGF的条件下,维持人ES细胞增殖及其干性达20代.bFGF/FLSC细胞株的建立,将为构建低成本、安全高效的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及研究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习佳飞王韫芳张鹏袁红丰施双双闫舫陈琳白慈贤南雪裴雪涛
关键词:胎儿肝脏基质细胞慢病毒人胚胎干细胞
利用废弃胚胎行人原核移植方法的初步建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索利用废弃胚胎进行人原核移植的方案。【方法】收集废弃多原核受精卵117个。用显微操作-电融合的方法构建原核移植重构胚胎。分别比较钙离子浓度0.05mmol/L(n=39)和0.1mmol/L(n=58)的两种电融合液以及电压分别为1800V/cm(n=58)和2000V/cm(n=20)的两种电场条件对重构合子融合率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操作成功率70.1%,融合成功率59.8%,得到43个卵裂胚胎,其中23个(53.5%)6细胞以上胚胎。共14个重构胚发育至8细胞或以上,得到3个囊胚。将电压由2000V/cm下降到1800V/cm,重构胚胎融合率、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6-细胞率明显上升(22.2%vs.60.9%,P<0.05)。和钙离子浓度为0.05mmol/L的融合液比较,0.1mmol/L的融合液融合率明显上升(39.3%vs.69.0%,P<0.05),卵裂率、6-细胞率和囊胚率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的方法,用废弃胚胎重构人核-质异质的胚胎模型,是可行的、经济的。
刘颖周灿权
关键词:电融合人胚胎
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9L^(luc)细胞株的构建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9Lluc细胞。方法通过酶切方法获得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pBPLV,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BPLV-Luc;将pBPLV-Luc转染到9L胶质瘤细胞,构建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9Lluc细胞并扩增培养。应用生物素荧光成像检测9Lluc细胞体内及体外表达。结果9Lluc细胞所释放的光子量均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萤火虫荧光素酶已稳定转染入9Lluc细胞。
杨丽平赵敬湘李露斯袁红峰刘大庆王蕴芳南雪白慈贤裴雪涛
关键词:荧光素酶
胚胎干细胞自我复制及亚全能分化特性维持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因子与细胞内的多种转录因子通过一定的信号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网络,共同调控胚胎干细胞的自我复制.本文对维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亚全能分化特性的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以及它们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胚胎干细胞自我复制及亚全能分化特性维持的分子机制.
刘雨潇吉蕾王韫芳裴雪涛
关键词:自我复制信号网络分子机制
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改进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制作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①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传统组20只,改良组30只,对照组10只。②传统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6-羟基多巴胺8μg制作传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改良组向中脑腹侧被盖区单点6-羟基多巴胺12μg制作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向右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各注射含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4μL。③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传统组术后分别有1只和4只动物在1周内死亡,改良组无动物死亡。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①改良组30只大鼠有22只旋转稳定,平均转数>7r/min,成功率超过70%,与传统组相当。改良组大鼠死亡率低于传统组(20%)和对照组(10%)。②术后传统组和改良组均有部分动物出现震颤、活动迟缓、易激惹、竖毛、尾僵等异常行为。③成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脑黑质注射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达90%以上,改良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注射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显著减少(P<0.001)。结论:改良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方法简便实用,动物死亡率低,模型成功率高,可以较快建立稳定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苏平李艳华郑敏管利东王韫芳陆兵勋裴雪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
干细胞与帕金森病治疗
2007年
苏平裴雪涛
关键词:细胞替代治疗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姿势平衡障碍药物副作用肌肉强直
干细胞专利技术现状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国内、外于细胞相关专利的情况,为更好地应用知识产权对我国干细胞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保护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根据干细胞研究专业术语确定相关主题词,以德文特(Derwent)数据库为背景,对多个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筛查和分类,建立干细胞专利数据库。从专利的角度入手,对数据库中的2 571篇国际及228篇国内干细胞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早期专利申请主要涉及遗传工程中的DNA或RNA、载体、宿主等方面,随着研究的发展,涉及人或动物细胞或组织的专利申请逐渐增多,1998年后涉及人类细胞或组织的专利申请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目前仍以动物源性的细胞或组织为主(15.9%);国内2001年以后申请的专利集中在人或动物来源的细胞或组织方面,以涉及人源细胞或组织的占首位(28.1%)。结论国内外干细胞相关专利现状的分析表明,国内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应从多角度应用知识产权对研究成果进行保护。
闫舫王韫芳刘大庆袁红丰张鹏管利东师伟姚海雷杨印祥裴雪涛
关键词:干细胞
银杏内酯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功能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理功能。方法取扩增5~10代的大鼠骨髓MSCs,40mg/L银杏内酯B诱导1周后,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内外的离子通道电流,步阶刺激从-70mV到+60mV,步阶10mV。结果6例银杏内酯B诱导后的神经元样MSCs的全细胞电流,除可见钾电流IK外,还可见外向整流IA,类似于神经元对照。结论银杏内酯B诱导的MSCs,不仅具有神经细胞的外形和免疫学特征,而且具有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功能。
苏平黄建华雒晓东黄培新黄燕裴雪涛
关键词:银杏内酯B间充质干细胞膜片钳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限细胞系的建立
2006年
目的: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方法:实验于2004-02/2005-06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人类骨髓细胞来源于解放军三○七医院骨髓移植治疗的6名健康成年骨髓供者,男3名,女3名,年龄25~45岁。常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CD34、CD44、CD45,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特性,细胞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表达,细胞培养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以及PCR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DNA。结果:①人工分离培养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大小一致,呈长梭型或长多边形,从P0至P20基本保持一致,P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基质细胞表面标志CD44,不表达造血系细胞表面标志CD34、CD45。②反转录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效率约为10%,修饰后形成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形态上始终保持一致,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几乎完全一样,生长速率与未经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相同,培养10代后细胞停止分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率超过98%,培养72h后培养基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较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高约20000倍。③PCR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条带。结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得到了稳定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限细胞系,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以多潜能成体干细胞为载体的种子细胞
苏平卢昌均赵连旭李艳华管利东王韫芳陆兵勋裴雪涛王之剑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细胞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