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09A610132)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晓炜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类
  • 4篇羚羊角
  • 3篇色谱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质谱
  • 2篇质谱分析
  • 2篇谱分析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伪品
  • 2篇聚类分析
  • 2篇混伪品
  • 1篇色谱法
  • 1篇气相色谱法
  • 1篇甲酯
  • 1篇甲酯化

机构

  • 4篇杭州市药品检...

作者

  • 4篇胡晓炜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羚羊角及其混伪品GC鉴别及聚类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利用羚羊角及其混伪品中脂类化学成分的不同来鉴别羚羊角。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5种牛科动物角中共得到47个色谱峰,其中3个为相对百分含量大于5%的共有峰,且羚羊角的3个共有峰之比有一定规律;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将5种角分为羚羊角与其他角2类。结论可利用气相色谱共有峰之比鉴别羚羊角。
徐爱仁胡晓炜马卫成应景艳李晓芬
关键词:羚羊角脂类气相色谱法聚类分析
羚羊角脂类成分的提取与甲酯化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羚羊角脂类成分最佳提取与甲酯化方法。方法对羚羊角中脂类成分提取与甲酯化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在选择合适的脂类提取方法和甲酯化方法基础上,分别考察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甲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三氯甲烷-甲醇改良法,最佳甲酯化方法为硫酸甲醇法。结论该提取与甲酯化条件可用于气相色谱法鉴定羚羊角中脂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徐爱仁胡晓炜马卫成应锦艳
关键词:羚羊角脂类甲酯化
羚羊角及其混伪品脂类成分GC/MSD分析及聚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阐明及鉴别羚羊角及其混伪品中脂类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种牛科动物角中共鉴定出14种脂类成分,其中从羚羊角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类成分,4种牛科动物角采用系统聚类法可分为3类。结论:可利用主要脂肪酸类成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之比鉴别羚羊角。
徐爱仁胡晓炜马卫成应景艳李晓芬徐锦龙
关键词:羚羊角脂类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聚类分析
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的GC-MSD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阐明羚羊角中脂肪酸类成分。方法:溶剂法提取脂类成分,经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归一化法计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羚羊角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类成分,占总脂的85.1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17.92%。结论:羚羊角中主要脂肪酸类成分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占80.31%。
徐爱仁马卫成胡晓炜应景艳李晓芬戎建辉陈武
关键词:羚羊角脂类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