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008-31)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旭光杨永珍许并社韩艳星郭明聪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碳微球
  • 4篇修饰
  • 4篇纳米
  • 3篇气相沉积
  • 3篇化学气相
  • 3篇化学气相沉积
  • 3篇硅烷化
  • 3篇复合材料
  • 3篇改性
  • 3篇复合材
  • 2篇气相
  • 2篇气相沉积法
  • 2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担载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新型碳材料
  • 1篇形貌
  • 1篇压痕
  • 1篇洋葱状富勒烯

机构

  • 17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刘旭光
  • 14篇许并社
  • 14篇杨永珍
  • 7篇韩艳星
  • 5篇郭明聪
  • 4篇李莎
  • 4篇刘伟峰
  • 3篇郭兴梅
  • 2篇段菲菲
  • 2篇刘红艳
  • 1篇徐丽华
  • 1篇刘光焕
  • 1篇邱丽
  • 1篇赵雪霞
  • 1篇张竹霞
  • 1篇金琳
  • 1篇任文芳
  • 1篇窦涛
  • 1篇罗秋苹
  • 1篇张燕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3篇中国材料进展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重油残渣基定向纳米碳薄膜
2009年
Oriented carbon films with nove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from heavy oil residue.The prepared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The products were formed with high purity,and oriented as the shape of a strip-like wheat spike.The outer layers of the spike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the maximum width and length are about 65 nm and 900 nm,respectively,while the central parts are amorphous.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produc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outer to inner growth.Some metals existed in the deoiled asphalt,such as Ni and Fe,may contribute as catalyst to the aligned carbon film growth.
杨永珍郭明聪刘旭光许并社
功能化碳微球构建自组装膜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浓HNO3和H2O2对原始CMSs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团聚现象得到改善;以氧化后CMSs作为结构基团,采用垂直沉积法实现CMSs的自组装,得到CMSs薄膜。考察了溶剂、悬浮液pH值、悬浮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自组装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NaOH溶液为溶剂配制悬浮液、悬浮液浓度为2%(质量)、pH=13、温度为50℃时得到了排列较为致密的薄膜。所得样品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定强度的反射光且颜色较为均匀,说明所得自组装膜有较好的均匀性。
杨永珍刘伟峰韩艳星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修饰自组装
8-羟基喹啉锌/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了碳微球(CMSs)负载8-羟基喹啉锌(Znq2)的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Znq2/CMSs复合材料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q2以非共价键形式负载于直径均匀的CMSs(300~400 nm)表面,形成了一种Znq2/CMS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黄光(540 nm)区发光,有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杨永珍韩艳星刘伟峰刘红艳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复合材料发光
光引发碳微球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
2010年
采用光引发聚合方法在经浓HNO3氧化和KH-570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碳微球(CMB)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MAA),制得PMAA/CMB复合物。探讨了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对PMAA接枝率的影响以及样品在水和乙醇中的分散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MB经氧化处理和硅烷化改性后,其表面可接枝PMAA,制得PMAA/CMB复合物;并且当甲基丙烯酸(MAA)与AIBN摩尔比为1∶0.05时,PMAA的接枝率约为10%,在水和乙醇中的分散性也得到了改善。
刘伟峰韩艳星郭明聪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硅烷化接枝甲基丙烯酸
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洋葱状富勒烯(OLFs)的各种制备、纯化和改性方法,概述了其性能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OLFs特有的力、电、光、磁、吸附、催化等物理及化学性能,使其在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医学、化学化工、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应进一步围绕OLFs类新型纳米碳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功能化、实际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物理与化学问题进行探索,为该类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许并社杨永珍张竹霞刘旭光
关键词:新型碳材料洋葱状富勒烯
碳微球的离子化表面修饰被引量:4
2010年
碳微球(CMSs)经HNO3和H2O2混酸处理后,与NaOH碱溶液进行离子化反应,考察离子化反应前后CMSs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察了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结果表明,HNO3和H2O2混酸处理得到的CMSs-(COOH)n与NaOH溶液进行反应后,生成大量—COONa离子基团,形成了CMSs-(COONa)n,其表层出现沟壑,在水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亲水性显著增强;然而,NaOH对未经酸处理的CMSs修饰效果欠佳,团聚现象依然严重;由于CMSs-(COONa)n强的离子性,很难在有机溶剂中分散。
杨永珍韩艳星李莎刘红艳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碳微球离子化修饰
酸氧化处理对碳球表面基团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硝酸为氧化剂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法和酸碱滴定法分别考察了硝酸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碳球表面含氧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处理可在碳球表面引入羧基、羟基等含氧基团。随硝酸浓度的增加,碳球表面羧基、羰基以及羟基等含氧基团的量上升;随浓硝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羟基含量上升,羰基含量下降,羧基含量和含氧基团的总量先上升而后下降。用浓硝酸处理8h时,羟基含量最高,为2.490mmol/g;浓硝酸处理4h时羧基含量和含氧基团总量最高,分别为1.289mmol/g和5.702mmol/g。
郭兴梅刘旭光窦涛
关键词:表面官能团
反应介质对二氧化硅在碳球表面包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改善碳球表面惰性,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碳球表面包覆二氧化硅,考察了介质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不同介质中得到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碱性介质更有利于二氧化硅在碳球表面的包覆,所得复合物球表面光滑、包覆层厚且厚度均一,焙烧除去碳球核后得到空心二氧化硅球,并分析了碳球表面二氧化硅的包覆机理。
郭兴梅刘旭光许并社
关键词:表面包覆改性反应介质
NaCl担载Co催化合成内包Co的碳纳米颗粒
2010年
本文以乙炔为碳源,Co/NaCl作催化剂(Co含量为2wt.%),在420℃条件下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合成内包Co的碳纳米颗粒(CNPs)。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散射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20℃时合成了大量内包Co的CNPs,这些颗粒的石墨片层大部分呈层状堆积结构;将样品在浓盐酸中浸泡48h后,Co仍被碳壳层包覆,说明碳壳层对Co颗粒起到了保护作用,进一步将样品在900℃时进行热处理,其石墨化程度略有提高;并基于实验现象,探讨了内包Co的CNPs的生长机理,建立了本实验条件下内包Co的CNPs生长所遵循的气-固生长模型。
刘旭光任文芳杨永珍韩艳星郭明聪许并社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法
银/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16
2009年
用强酸和二氯化锡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微球(CMSs)进行活化之后,在含活化CMSs的悬浮液中顺序加入聚乙烯砒咯烷酮、硝酸银及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了银纳米颗粒/CMSs复合物。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银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混酸及二氯化锡处理的CMSs在乙醇溶液中与硝酸银、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在其表面沉积尺寸较小、分布均匀的银纳米颗粒。
许并社罗秋苹杨永珍郭明聪金琳刘旭光
关键词:碳微球化学气相沉积法还原法银纳米颗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