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6A111)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国顺管国华李雄峰黄胜陈成冬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骨细胞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表型

机构

  • 2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李雄峰
  • 2篇管国华
  • 2篇周国顺
  • 1篇蒋雪生
  • 1篇陈成冬
  • 1篇黄胜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机械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表型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机械力学刺激对兔软骨细胞表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传代,将第5代软骨细胞置于四点弯曲细胞培养板上以一定频率(0、1Hz)和大小(500、1000、1500we)的机械压力下培养、传代。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软骨细胞中Ⅰ、Ⅱ型胶原,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软骨细胞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常规培养的软骨细胞传代至第5代以后,去分化失去表型。在动态机械应力刺激下,培养至第8代仍能表达Ⅱ型胶原、蛋白聚糖。结论一定的机械力学刺激能维持软骨细胞的合成分泌功能,有助于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周国顺李雄峰管国华
关键词:软骨细胞表型
兔软骨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及生物学特征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高密度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为软骨组织工程建立合适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兔关节软骨细胞,高密度单层培养并传代,HE染色、蕃红-O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RT-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高密度培养时,软骨细胞去分化速度减缓,传5代细胞表型保持良好。结论高密度培养利于维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征,原代细胞高密度培养和传代培养后高密度培养是较好的获取大量优良软骨细胞的培养方式。
周国顺李雄峰管国华蒋雪生黄胜陈成冬
关键词:软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