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187)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洋胡培军田梦君苑伟政尹恒许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线
  • 2篇超疏水
  • 1篇支撑力
  • 1篇润滑
  • 1篇数控
  • 1篇数控加工
  • 1篇腿部
  • 1篇线阵列
  • 1篇芯片
  • 1篇离心
  • 1篇纳米线阵列
  • 1篇接触角
  • 1篇近红外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丙烯酸甲...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何洋
  • 2篇苑伟政
  • 2篇田梦君
  • 2篇胡培军
  • 1篇王圣坤
  • 1篇杨儒元
  • 1篇陈俊
  • 1篇尹恒许
  • 1篇朱宝
  • 1篇徐玉坤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仿生水黾机器人腿部接触角对其水面支撑力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基于水黾腿部疏水原理,提出一种水上微小机器人腿部用钢丝制备方法,同时利用Young-Laplace方程对其漂浮机理进一步进行详尽的力学分析,即水黾腿部材料与水的接触角越大,能够获得水面提供的支撑力也越大。
胡培军田梦君尹恒许何洋
关键词:超疏水
离心芯片上虹吸阀的设计与制备被引量:1
2014年
实现了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上虹吸阀的快速设计及制备方法。通过分析力学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芯片上虹吸阀结构。采用数控精雕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上直接加工出凹形结构,再通过溶剂辅助键合得到封闭的微流控芯片。相对于传统的MEMS工艺,这种方法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和成本。同时相对于大多数聚合物材料的疏水特性,PMMA的亲水性可以避免材料表面亲水改性问题,简化了虹吸阀制备的工艺流程。该虹吸阀性能稳定,结构简单,能实现片上流体控制,为更加复杂的芯片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阀及一种快速制备方法。
杨儒元苑伟政何洋
关键词:数控加工
银辅助化学刻蚀法制作硅纳米线的关键工序研究
2013年
本文通过实验发现,硅片表面的洁净度和合适的刻蚀液浓度是成功应用银辅助化学刻蚀法制作硅纳米线的关键。总结出针对该法的一种性能可靠的简单清洗工艺。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刻蚀液发现AgNO3的浓度在0.008-0.016mol·L-1范围内,HF浓度从4.0-5.5mol·L-1范围内可以成功制作出硅纳米线。
王圣坤苑伟政何洋
关键词:硅纳米线
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的制备技术概述被引量:2
2017年
对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制备防冰表面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化学涂层、表面微纳结构和液体润滑层3种获得超疏水和超润滑防冰表面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防冰表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徐玉坤朱宝孙林峰何洋
长度可调的纳米线阵列近红外减反射特性
2012年
采用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有序的纳米线阵列。研究了纳米线长度与腐蚀时间之间的关系。发现纳米线长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测试了所制备的具有纳米线阵列的硅表面在近红外1 000 nm~2 500 nm范围内的减反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光滑硅表面相比,具有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的反射率大辐降低;并随着纳米线长度的增加,反射率减小。
陈俊田梦君胡培军
关键词:纳米线阵列近红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