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3JZD0018)

作品数:8 被引量:112H指数:5
相关作者:邓宏图牛建波李胜楠崔宝敏周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董事
  • 2篇面板数据
  • 2篇产权
  • 1篇地产权
  • 1篇董事报酬
  • 1篇董事会
  • 1篇董事会行为
  • 1篇一致性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政治正义
  • 1篇制权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转型
  • 1篇中国农地产权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农地
  • 1篇农地产权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邓宏图
  • 2篇李胜楠
  • 2篇牛建波
  • 1篇周立群
  • 1篇李长英
  • 1篇李亚
  • 1篇崔宝敏
  • 1篇梁秀山

传媒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改革

年份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与制度变迁被引量:11
2007年
社会正义、制度精神与公权力等因素,与制度体系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前者是后者的核心要素。这样,制度变迁或社会转型就是在社会正义原则的规范与调节下,重塑制度精神、转变观念与意识形态以及改进效率的统一。社会正义原则尽管源于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利益团体的合理诉求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交替,它的表现形式却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的、观念化了的逻辑体系,因此,它必须借助具体的社会规则与公共秩序来承载并表现出来。
邓宏图李亚
关键词:社会转型意识形态政治正义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宏观效应与退出成本研究——一个基于历史与宪法视角的国企存在合理性的逻辑证明被引量:5
2006年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置于历史形成的既有的“宪法”的规范下才能寻找到“产权改革”的真正的“历史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寻利性的产权改革会面临合法性危机从而导致整个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国企改革的合法性意味着改革的始点必须公平,一旦满足了这个条件,产权交易的寻利过程会内生出各种所有制企业,则转轨后的经济就是“混合经济”。
邓宏图李长英
关键词:国企改革合法性危机
董事报酬影响企业价值吗?——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对2002~2004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报酬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根据面板数据本身的特征严格选择适宜回归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无论在全样本公司.还是在通过家族控股上市或是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取得上市地位的民营上市公司中,报酬最高的前三名董事报酬总和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在三类样本中也未发现控股股东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显著的调节作用。
牛建波李胜楠
关键词:董事报酬控制权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历史与现实的视角被引量:12
2005年
只有从理论上清晰地界定并测度直接反哺、间接反哺、内源创新等经济学分析变量,才能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内涵。政府、社区与农户和专业化集团在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和政府政策主导下的协调机制促使农业产业升级和工业产业向农业反馈、渗透。国家战略统筹、政府政策引导加上农户和专业化集团的"寻利趋势"彼此作用,共同构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邓宏图周立群
关键词:城乡协调农业产业化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反哺农业农业产业升级
控股股东两权偏离、董事会行为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论文对2002-200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行为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根据面板数据本身的特征选择适宜回归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在通过家族控股上市而形成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对企业的市场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通过兼并重组取得控股地位的民营上市公司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考虑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投票权分离程度的调节作用后发现,随着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投票权分离程度的提高,年度内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加。同时,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回归方法的结果还发现,如果不注意控制面板数据本身可能存在的非观测因素的影响,就可能会得出虚假的结论,这启发我们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审慎选择具体的回归技术,而不能简单地直接选择OLS方法。
牛建波李胜楠
关键词:董事会行为
马克思“三论”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中国转轨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被引量:3
2006年
马克思“三论”即价值论、拜物教理论及历史演进论构成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内容。价值论的本质是一整套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所有制结构条件下双方或多方缔结的合约结构,制度变迁则是合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于一体的合约选择与合约替代。拜物教理论从资本逻辑、利益集团和社会意识形态偏好等角度考察了异化或物化对组织演进和制度变迁的关键影响。马克思的历史演进论则从历史视角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动力结构和演化机制。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三论”中汲取有益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把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经济学的创造性转换,以便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逻辑自洽的理论解释和有效而又科学的政策建议。
邓宏图
关键词:中国经济转型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被引量:42
2007年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邓宏图崔宝敏
关键词:合约选择
改革策略与公众信念的一致性——一个“转型原理”的基本阐释
2006年
历史或历史逻辑起点对制度演化轨迹的影响,是通过塑造参与改革过程的社会公众(参与人)的信念而实现的,参与人(公众)信念部分但十分关键地决定着改革走向,因此,确保改革策略与公众信念的一致性是成功转轨的关键,这个“一致性”的说法就是“以民为本”。进一步,要保证所有领域的改革获得彼此协调性并取得最终成功,就应使与不同领域改革策略相一致的参与人信念彼此间出现最大公约数。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历史,它只是针对历史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调整和转换。
邓宏图梁秀山
关键词:过渡性制度安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