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129)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磊杨丽仙玲玲郭淑丽罗先道更多>>
-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复旦大学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构建As_2O_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文库
- 2009年
- 目的:构建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文库。方法:用含4μmol·L-1As2O3和正常培养基培养NB4细胞24h,抽提总RNA,经逆转录酶合成双链cDNA,分别以砷诱导凋亡组和对照组作为tester和driver,进行双向抑制性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筛选As2O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CR扩增并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转化DH5α大肠杆菌,经蓝白斑筛选获得白色阳性克隆,PCR扩增出未知基因片段。结果:成功构建了分别代表在NB4细胞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文库。结论:经双向抑制性差减杂交获得了NB4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文库,为克隆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 狄春红顾少华谭晓华仙玲玲吴奇涵杨磊
- 关键词:白血病NB4细胞三氧化二砷抑制性差减杂交凋亡
- 抗砷细胞内荧光物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 2009年
- 目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抗砷细胞内荧光物质含量。方法用荧光染料Rhodamine-123对抗砷细胞进行荧光染色30min,分别用维拉帕米(Verapamil)、亚砷酸钠处理细胞,单纯Rhodamine-123的抗砷细胞为对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Rhodamine-123的荧光图像动态序列,并且记录12,24,36,48,60h等不同时段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实验组细胞染色48h后,Verapamil实验组荧光强度分别为(38.940±0.3648),(38.153±0.533),均明显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的荧光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可用于抗砷细胞拮抗效果实时定量检测。
- 郭淑丽罗先道杨丽程建兵杨磊
- 关键词:活细胞荧光染料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部分ABC转运子与抗砷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是人类最大的转运蛋白基因家族,其编码产物为一组跨膜蛋白,即ABC转运蛋白,可以运载多种物质,介导药物的外排,已被证明能够在肿瘤细胞系中介导对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的耐药。砷剂治疗白血病的耐药性,同样与该家族某些成员(尤其是ABCA1、ABCB1、ABCC1、ABCC2)密切相关,作者就其具体相关性作以综述。
- 郭淑丽罗先道杨丽杨磊
- 关键词:ABC转运蛋白抗肿瘤药物肿瘤细胞系ABCA1基因家族跨膜蛋白
- 生物体的抗砷基因被引量:5
- 2007年
- 砷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砷化物的形式存在,具有较强毒性。生物体在进化的过程中,长期暴露于含砷的环境,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砷性,具有相应的基因介导了对抗砷毒的机制。该文介绍抗砷基因及其抗砷机制,并对抗砷基因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 杨丽仙玲玲杨磊
- 关键词:抗砷基因
- Hela细胞转染表达ABCA1对其抗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含有ATP结合转运子A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BCA1转染真核细胞后,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抗砷性的影响。由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BCA1转染入Hela细胞中,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BCA1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48h急性砷染毒后细胞生存率的改变。Western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成功转入Hela细胞中且表达良好,MTT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在各浓度下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这表明,ABCA1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相对高表达后增强了细胞的抗砷性。
- 杨丽杨磊曾妍张金莉郭淑丽
- 关键词:ABCA1基因转染
- 小分子干扰RNA转染效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转染及转染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化学合成siRNA,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显微荧光、Western-blot等方法对转染剂的转染效率进行初步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用转染剂siPORTTMNeoFXTM转染FITC标记的阴性对照siRNA和GFP siRNA,具有一定的转染效果,转染效率达35%。结论:检测siRNA转染活性的方法研究,为找到更好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 孔雪顾文艺仙玲玲杨磊
- 关键词:SIRNA转染
- 多药耐药及相关蛋白基因抗砷作用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I)、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在长期砷暴露的细胞获得对砷的耐受过程中的作用,为抗砷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采用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MK571,在单一水平和联合水平上阻断MDR1和MRP1基因发挥作用,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及半数致死量(IC50);通过原子荧光法(AFS)分别检测给予Verapamil、MK571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抗砷细胞内砷的含量。结果在2,4,8,16,32,64μmol/L砷浓度下,给予抑制剂的抗砷细胞生存率分别为(73.5±0.02)%,(54.6±0.07)%,(44.2±0.05)%,(20.5±0.09)%,(13.5±0.1)%,(7.6±0.05)%,明显低于同步对照组的生存率(93.5±0.05)%,(71.5±0.02)%,(49.2±0.03)%,(38.8±0.08)%,(37.6±0.06)%,(19.5±0.04)%。Verapamil作用下IC50为8.8μmol/L,MK571作用下IC50为6.22μmol/L;同时给于2种抑制剂时,逆转作用更为明显,IC50为5.23μmol/L;MK571作用下,抗砷细胞内砷含量增加明显,至10 h时砷含量达到最大值1.62 ng,明显高出Verapmil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1、MRP1基因在抗砷细胞获得耐药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郭淑丽罗先道杨丽狄春红程建兵张晓菲杨磊
- 关键词:耐受多药耐药基因多药耐药蛋白蛋白基因
-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基因抗砷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2)基因在抗砷细胞(As-ECV304)中的抗砷作用。方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s-ECV304和对照组细胞TrxR2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化学合成TrxR2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As-ECV304细胞,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细胞急性毒性试验检测细胞抗砷性的改变。结果As-ECV304细胞中TrxR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As-ECV304细胞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细胞。3个siRNA中有一个能特异性抑制TrxR2基因表达,干扰组细胞的生存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3组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9.13,15.88和18.52μmol/L。结论siRNA干扰TrxR2基因表达后能明显降低抗砷细胞的抗砷性,提示该基因在细胞抗砷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狄春红谭晓华仙玲玲顾少华杨军周婷周迪李宏杨磊
- 关键词:RNA干扰
- 抗砷细胞荧光染色后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 2009年
- 目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活细胞内荧光物质含量。方法:传代培养长期低剂量砷诱导的抗砷细胞,用荧光染料Rhodamine-123对细胞染色30min,实验组与维拉帕米(Verapamil)共同孵育,对照组为单加Rhodamine-123的抗砷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Rhodamine-123的荧光图像动态序列,并且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实验组细胞染色12h,24h,36h,48h,60h后,荧光强度依次为(51.567±0.7572)、(46.533±0.7095)、(39.557±0.601)、(38.6±0.6245)和(38.505±0.718),明显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的荧光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能进行活细胞水平荧光物质实时定量检测。
- 郭淑丽罗先道杨丽杨兰杨磊
- 关键词:活细胞
-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抗砷性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含有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BCA1转染真核细胞后,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抗砷性的影响.方法 由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BCA1重组质粒转染入人HeLa细胞中(转染重组质粒组),同时设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作为对照,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ABCA1 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的表达.转染48 h后,以不同剂量[0(对照)、4、8、16、32、64、128 μmol/L]亚砷酸钠(NaAsO2)染毒,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 转染重组质粒组、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ABCA1 mRNA表达量分别为(2.09±0.08)×10^-4、(0.09±0.02)×10^-4、(0.08±0.02)×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9.23,P〈0.01),其中转染重组质粒组ABCA1 mRNA表达量高于转染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P均〈0.01).转染重组质粒组、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254 × 10^3处均有特异性蛋白条带,其大小与ABCA1蛋白大小相符,且转染重组质粒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转染组.在NaAsO2剂量为4、8、16、32、64、128μmol/L时,转染重组质粒组细胞生存率[(94.8±0.9)%、(86.5±2.6)%、(77.8±2.0)%、(56.0±2.0)%、(23.8±1.7)%、(18.6±0.6)%]均高于转染空质粒组[(85.3±1.1)%、(78.7±0.6)%、(67.8±2.4)%、(43.2±1.5)%、(14.5±1.3)%、(8.0±0.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985、6.689、5.922、9.504、9.481、32.634,P均〈0.01).结论 ABCA1基因经转染后在HeLa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并使HeLa细胞对砷的耐受性提高.
- 杨丽谢菁仙玲玲张金莉徐文静
-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质粒转染真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