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2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20)

作品数:93 被引量:838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石柱周晓农许静曹淳力张利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2篇吸虫
  • 36篇虫病
  • 35篇血吸虫
  • 32篇吸虫病
  • 28篇血吸虫病
  • 13篇钉螺
  • 8篇疫情
  • 8篇日本血吸虫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蛋白
  • 6篇隐孢子虫
  • 6篇疟疾
  • 6篇孢子虫
  • 5篇免疫
  • 5篇克隆
  • 5篇基因
  • 4篇疫情通报
  • 4篇原虫
  • 4篇聚集性

机构

  • 5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江苏省血吸虫...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安徽省血吸虫...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甘肃省疾病预...
  • 2篇荆门市疾病预...
  • 2篇荆州市疾病预...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8篇李石柱
  • 12篇许静
  • 12篇周晓农
  • 10篇张利娟
  • 10篇曹淳力
  • 10篇张仪
  • 8篇陈家旭
  • 8篇吕山
  • 7篇朱蓉
  • 6篇米荣升
  • 6篇陈韶红
  • 6篇余传信
  • 6篇高玒
  • 6篇陈兆国
  • 6篇黄燕
  • 5篇朱淮民
  • 5篇徐志敏
  • 5篇殷旭仁
  • 5篇王玠
  • 5篇蔡玉春

传媒

  • 3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6篇国际医学寄生...
  • 10篇中国寄生虫学...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热带病与寄生...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3篇2016
  • 20篇2015
  • 25篇2014
  • 19篇2013
  • 6篇2012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隐孢子虫半胱氨酸蛋白酶Cryptopain-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克隆不同种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ryptopain-1基因,分析其核苷酸与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情况,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Cryptopain-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技术从不同种隐孢子虫基因组DNA中扩增Cryptopain-1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ZeroBack/blunt载体,阳性克隆经PCR鉴定正确后测序,与微小隐孢子虫Cryptopain-1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从泰泽隐孢子虫(C.tyzzer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兔隐孢子虫(C.cuniculu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Cryptopain-1基因。与微小隐孢子虫Cryptopain-1基因比较,泰泽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兔隐孢子虫Cryptopain-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67%、94.53%、98.34%,演绎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00%、96.51%、99.00%。研究结果为利用Cryptopain-1基因进行隐孢子虫的代谢、致病机理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晓娟米荣升周鹏黄燕王向佩杨晓娇石凯刘宇轩雷晓思陈兆国赵权
关键词:隐孢子虫克隆
基于微小隐孢子虫重组CP15/60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上海市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为建立敏感、特异的猪隐孢子虫感染血清学检测方法,了解上海市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以纯化的重组CP15/60(r CP15/60)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隐孢子虫感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上海市猪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Nested PCR方法检测结果相比,本研究建立的r CP15/60-ELISA方法的阴阳性符合率为83.3%,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在12.5%之内;对341份猪田间血清进行检测,阳性为194份,占56.89%,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初步诊断和现场猪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刘宇轩米荣升黄燕于慧珠胡盼詹婷婷周金林陈兆国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间接ELISA
肝吸虫病:严峻挑战与防治对策的思考被引量:49
2016年
肝吸虫病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形势严峻,科学研究严重滞后。从开展基线调查、发展诊断技术、防治策略研究与"重心前移"、研制特效药物和普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肝吸虫病防治对策的几点思考。
陈庭金黄艳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方法
基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血吸虫病防治研究Ⅰ:血吸虫病防治需求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对居民血吸虫病防治服务需求进行调查,为推动基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历史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的湖北省江陵县为调查地点,分别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健康人群、意图抽样方法调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对防治血吸虫病的需求. 结果 在湖北省江陵县的熊河镇跃进村、洋湖村和新河村等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共调查1 281名对象,其中男性53.8%(689/1 281),女性46.2%(592/1 281).在518名健康人中,95.6% (495/518)的人要求了解血吸虫病预防知识;83.0% (430/518)的人希望从县级血防机构获得查病和预防性治疗的信息;所有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获得血吸虫病的免费检查和治疗措施;92.1%(477/518)的人选择在家服药.在500名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99.0% (495/500)的患者希望慢性血吸虫病检查免费;93.4%(467/500)的患者要求在县级血防机构进行血吸虫病检查;96.0% (480/500)的患者希望同时实施病原和护肝治疗,86.0%(430/500)的患者希望国家免费提供病原治疗和护肝药物.263名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希望在开展救治时将合并症治疗纳入救治范围,希望免费药物包括护肝药物等. 结论 应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系中建立血吸虫病预防和救治管理内容,满足健康人群、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血防需求,达到居民获得最有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
张华明张瑕陈美刘雄鲍子平蔡顺祥朱红王加松曹淳力
关键词:血吸虫病均等化
采用分子筛层析法分离纯化细粒棘球蚴囊液粗抗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离纯化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去除其中的非特异性反应蛋白,探索优化囊液抗原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超滤法浓缩羊肝细粒棘球蚴囊液制备成粗抗原,并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对囊液抗原进行分析,发现非特异性反应的主要蛋白条带。随后采用Superdex凝胶柱通过分子筛层析法对囊液抗原进行纯化。用44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17份健康人和10份囊尾蚴患者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实验,评估纯化后囊液抗原的检测能力。 结果 免疫印迹实验发现,非特异性反应的主要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5 000,纯化后去除了该非特异性反应蛋白。纯化后的囊液抗原ELISA检测灵敏度为93.2%(41/44),特异性为94.1%(16/17),约登指数为0.87,与囊尾蚴病交叉反应性为30%(3/10)。未纯化前的灵敏度为90.9%(40/44),特异性为88.2%(15/17),约登指数0.79,与囊尾蚴病交叉反应性为60%(6/10)。纯化前后ELISA检测的灵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本研究采用分子筛层析法对羊源细粒棘球蚴的囊液抗原进行纯化,去除了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的主要蛋白(Mr 55 000),为后续进行囊液抗原标准化、提高检测能力提供了依据。
张颋武洁雯王冬高海军叶萍陈英莫筱瑾徐斌冯宇
关键词:棘球蚴病纯化
我国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1
2017年
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寄生虫病的流行与传播受环境、自然灾害、人口流动等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等影响,仍然存在导致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发生的风险,影响我国寄生虫病控制成效、甚至可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部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处置的特点,提出了在构建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响应体系中应具备的组织框架和响应流程,并指出今后应强化突发寄生虫病事件应急响应的体系建设和措施落实,实现突发寄生虫病事件的早期介入和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寄生虫病传播风险和危害。
曹淳力孙乐平洪青标许汴利钟波刘建兵林丹丹李石柱肖宁周晓农
关键词:突发事件寄生虫病
水果及蔬菜表面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建立检测果蔬表面人源卡耶坦环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卵囊的方法,分别用50,500个环孢子虫卵囊对环孢子虫卵囊阴性的新鲜果蔬进行人工污染,并设置阴性对照;使用含有0.1%Alconox,0.1%雕牌,0.1%立白、0.1%白猫的4种洗涤液和去离子水,在摇床中洗脱样品;然后,反复离心3次收集卵囊并提取卵囊DNA;最后,基于环孢子虫18S rRNA基因位点对卵囊DNA样品进行巢式PCR扩增.结果表明,卵囊污染吸附最佳时间为24 h,样品洗脱最佳时间为30 min.其中,只用去离子水时,生菜、西葫芦、黄瓜、西瓜、甜瓜和草莓的检测敏感性可达到50个卵囊,而西红柿可达到500个卵囊;当用不同洗涤剂时,各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50个卵囊.不同洗涤剂之间检测敏感性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初步建立检测水果、蔬菜污染环孢子虫卵囊的技术,采用此方法可特异、敏感、快速的检测果蔬表面环孢子虫卵囊,为食源性环孢子虫病暴发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孙芳芳罗楠楠李俊强赵金凤李廷文黄建营张龙现
关键词:RRNA巢式PCR
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幼蜱发育零点及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幼蜱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 方法 将长角血蜱两性生殖株和孤雌生殖株饱血幼蜱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发育历期和积温,采用拟合模型方程求出两性株和孤雌株幼蜱发育的零点温度,计算幼蜱发育的有效积温。 结果 长角血蜱两性株和孤雌株的发育零点分别为14.89 ℃和14.95 ℃,平均积温分别为(265.08±99.37)日度和(306.90±176.24)日度,有效积温分别为(101.44±147.66)日度和(116.51±116.79)日度。 结论 长角血蜱饱血幼蜱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两性株比孤雌株发育快,研究结果可以作为长角血蜱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参数之一。
张臣臣张仪朱丹顾文彪兰勤娴张璟
关键词:长角血蜱发育零点有效积温
上海市犬体表媒介蜱寄生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初步了解上海市犬体表蜱虫寄生情况。方法2011年3-12月,在上海市18个区(县)采用动物体表采集法捕获犬体表蜱类样本,将蜱虫样本带回实验室,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成蜱形态,通过形态学鉴定蜱种类。结果在上海市18个区(县)共调查犬1 950只,其中在嘉定、闵行、浦东、松江、黄浦、金山6个区的犬体表共捕获蜱虫328只,经实验室鉴定分为2属2种;宠物犬体表寄生的蜱种为血红扇头蜱和长角血蜱,实验犬和警犬体表寄生的蜱种为血红扇头蜱。结论血红扇头蜱是上海市犬体表寄生的优势蜱种,长角血蜱是新发现的寄生于上海市犬体表的硬蜱蜱种;应加强对媒介蜱的防控。
刘琴危芙蓉朱丹兰勤娴施文琦张仪
关键词:血红扇头蜱长角血蜱
我国常见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传播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蜱是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的寄生生物,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引起宿主患病。我国蜱种多样,分布广泛,多种蜱具有医学重要性。现就我国常见蜱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可传播疾病作一综述。
张臣臣张仪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全沟硬蜱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