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113)

作品数:24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李玉芳魏民祥赵国柱王吉华吴炎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机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机械工程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汽车
  • 15篇电动
  • 13篇制动
  • 11篇电动汽车
  • 5篇再生制动
  • 5篇制动系
  • 5篇制动系统
  • 5篇防抱
  • 5篇防抱死
  • 5篇抱死
  • 4篇制动防抱死
  • 4篇制动防抱死系...
  • 4篇防抱死系统
  • 3篇优化设计
  • 3篇汽车工程
  • 3篇鲁棒
  • 3篇控制策略
  • 3篇复合制动
  • 3篇复合制动系统
  • 3篇ABS

机构

  • 20篇南京航空航天...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济南铸造锻压...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作者

  • 18篇李玉芳
  • 13篇魏民祥
  • 10篇赵国柱
  • 4篇王吉华
  • 3篇李亮
  • 3篇吴炎花
  • 3篇孙琼琼
  • 2篇魏建伟
  • 2篇徐哲
  • 2篇杨正林
  • 2篇韩英
  • 2篇王龙
  • 2篇周丽丽
  • 2篇杜言利
  • 1篇桑楠
  • 1篇滕建辉
  • 1篇白玉
  • 1篇王可洲
  • 1篇刘锐
  • 1篇石志潇

传媒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测控技术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储能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动汽车坡道单轴制动稳定性与再生制动极限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满足制动稳定性和ECE法规等条件下,尽量增大电动汽车驱动轴上的制动力比例,甚至仅由再生制动力矩进行单轴制动,是实现理想复合制动系统、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根本途径。电动汽车驱动形式和轴荷分布会影响到其坡道单轴制动行驶的纵向稳定性。对汽车上、下坡过程单轴制动4种工况下出现抱死、纵翻和纵滑的临界条件进行分析,得到电动汽车坡道单轴制动稳定性条件和再生制动强度的极限边界。
李玉芳王龙
关键词:再生制动
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电池热管理系统被引量:7
2018年
为研究动力电池组的温度特性以及维持其工作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以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空调系统和发动机排气系统来调控电池组的温度。建立了锂电池组的三维瞬态产热数值模型,以电池组的三维尺寸和进风口流速为输入参数,以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升和提高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为输出参数,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和DesignXplorer模块进行联合优化设计了电池组的结构。优化后的电池组的温升比优化前降低了5.39K,电池组温差降低了6.41K。分析了恒倍率放电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对单体电池温升的影响,研究表明:放电倍率越大电池温升越快,放电结束后电池的温度越高,在对流换热系数小于30 W/(m^2·K)时,散热效果明显。对电池组在不同条件下加热或者冷却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赵国柱李亮招晓荷周廷博
关键词:FLUENT空调系统
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多轴转向车辆H_∞鲁棒控制被引量:7
2012年
为解决多轴转向车辆模型非线性和各种干扰影响下的控制问题,分析了轮胎非线性和外界干扰,建立多轴转向车辆的二自由度非线性模型,应用T-S模糊理论,将其转换为局部线性的T-S模糊模型。基于并行分配补偿法(PDC)和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转向系统的模糊PDC H∞鲁棒控制器,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和模糊逻辑控制工具求解控制器。在正弦波和阶跃信号干扰下,车速为80km.h-1时,进行前轮转向回正和前轮角阶跃输入转向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动态响应的超调均为0,且均在0.06s内达稳态值;前轮转向回正试验的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稳态值均为0,前轮角阶跃输入转向试验的相应值分别为0和1.2(°).s-1,且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为0.24[(°).s-1].(°)-1。这说明了多轴转向车辆在模糊PDC H∞鲁棒控制下的高速转向平稳迅速,T-S模糊建模和鲁棒控制器设计算法对解决轮胎非线性和外界干扰影响是有效的。
王吉华魏民祥杜言利李玉芳
关键词:汽车工程非线性模型H∞鲁棒控制
多轴转向车辆模糊H_∞保性能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多轴转向车辆的控制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考虑多轴转向车辆的轮胎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区域极点约束和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H∞模糊保性能控制方法。分析基于轮胎立方非线性动力学的多轴转向车辆三自由度非线性模型,建立具有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多轴转向车辆模糊T-S模型。针对固定极点配置适用范围问题,对各个局部线性子系统设计区域极点约束的保性能控制器,并共用T-S模糊模型的前件和采用并行分配补偿法(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PDC)计算出总控制器。应用Matlab软件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和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FLC)工具箱对某五轴转向车辆控制器进行求解,并对原非线性闭环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算法有效,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并有利于改善多轴转向动态性能和提高操纵稳定性。
王吉华魏民祥李玉芳魏建伟
关键词:区域极点约束模糊T-S模型鲁棒性
电动汽车低速电气制动防抱死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电动汽车制动防抱死功能优化问题,电动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进行纯再生制动时,驱动轮极有可能抱死,从而造成车辆操纵稳定性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驱动电机在基速以下的调速特性,提出了调压调速型电气ABS模型。以单轮电动汽车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滑动模式防滑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电气ABS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表明制动过程由初期的反接制动、为主体的中期再生制动及后期的反接制动构成;且制动精度明显高于传统ABS。研究结果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国柱杨正林李玉芳魏民祥
关键词:汽车工程滑动模式控制电动汽车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汽车低速再生ABS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使电动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再生制动时车轮具有防抱死功能,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电机的再生制动力与反接制动力来防止车轮抱死的方法。阐述了电动汽车低速再生ABS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动汽车单轮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电机低速再生制动的电路稳态条件,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滑移率控制模式的再生ABS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不但鲁棒性强,而且反应迅速,控制精度高;制动过程由占主体的再生制动和制动末期出现的反接制动组成;在电机峰值工作能力内,随地面附着性能的提高,再生ABS回收的制动能也随之增加。
赵国柱滕建辉魏民祥杨正林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
基于内膜原理的多轴转向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多轴转向车辆跟踪控制精度及其抗干扰能力,提出基于内模原理(IMP)的无静差跟踪鲁棒控制方法。建立多轴转向二自由度线性模型,并基于IMP进行无静差跟踪控制器设计,利用极点配置方法求解控制器;对某三轴转向车辆进行跟踪控制器设计,并和PID控制对比仿真,在一定干扰下,内膜控制跟踪横摆角速度阶跃和斜坡信号的稳态误差均为零,调节时间在0.09 s以内,而PID控制稳态误差最大0.2°/s,调节时间最大为0.6 s。结果表明控制算法能使横摆角速度无静差跟踪参考输入,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且侧偏角响应也得到改善,跟踪效果明显优于PID控制,提高了多轴转向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王吉华魏民祥李玉芳
关键词:鲁棒性
线控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变化特性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降低线控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波动,采用稳态压力变化值表征轮缸压力变化率,研究了轮缸压力变化率在轮缸工作压力范围内的变化规律,推导了轮缸稳态压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采用试验方法测得了系统稳态压力变化值随占空比与初始压力变化的脉谱图。计算结果表明:在升压过程中,轮缸压力变化率与初始压力的关系存在拐点,在拐点右侧,压力变化率随压力升高而降低,而在拐点左侧,压力变化率随压力升高而升高。不同占空比下轮缸压力变化率曲线的拐点对应的轮缸压力大体相同,此压力是活塞终止行程压力,在本系统中,此压力约为2.9MPa。在压力变化的全部范围内,压力变化率与占空比之间的关系近似呈线性。
徐哲魏民祥李玉芳
关键词:汽车工程脉宽调制高速开关阀
基于滑模控制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防抱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使电动汽车在冰、雪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再生制动时,驱动轮具有防抱死功能,建立了单轮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调压调速型再生ABS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越的动态性和足够的鲁棒性。
赵国柱魏民祥李玉芳韩英
关键词: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制动防抱死系统变结构控制
基于工况特性的电动汽车蓄电池组SOC与SOH在线智能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蓄电池组SOC和SOH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和能量管理的关键参数,受单体电池特性、蓄电池组一致性和均衡技术等因素影响,不易建立准确计算模型。基于电动汽车日常行驶工况统计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Ah积分法计算蓄电池组SOC和SOH,该方法采用工况容量与等效工况电流根据Peukert方程实现稳态容量修正,同时采用模糊逻辑实现放电率波动对容量的动态修正;提出采用单体统计特性建立状态评价矩阵表征蓄电池组状态的全面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仿真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李玉芳周丽丽王龙王可洲
关键词:电动汽车模糊算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