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30571839)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董念国齐宏旭陈思史嘉玮郭超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壳聚糖微球制备及体外的细胞相容性被引量:3
- 2008年
- 背景:利用缓释系统释放生长因子,是目前生物活性因子应用研究的方向之一。目的:应用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微球,观察其体外缓释性能以及细胞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10/2007-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壳聚糖,脱乙酰度90%,由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提供;转化生长因子β1,由晶美公司提供;大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①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并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制备可体外缓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微球。②选择传代二三次、生长良好的大鼠胸降主动脉中层肌成纤维细胞,调节细胞密度至1×108L-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4,2,1g/L)壳聚糖微球浸提液,不含浸提液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Elisa法观察微球表面形态,测定药物载药率、包封率、体外缓释效率等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评估壳聚糖微球体外细胞相容性。结果:所得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272nm。壳聚糖微球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达80.60%。体外释放试验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初期存在突释现象,前24h释放达27%,其后可从壳聚糖微球中稳定释放,7d累计释放达41%。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提示该壳聚糖微球对细胞体外生长无不良影响,相容性好。结论: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缓释微球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β1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及细胞相容性。
- 陈思董念国史嘉玮郭超齐宏旭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缓释壳聚糖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