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SH013)

作品数:18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邢朝国张晓红郭星华张晶陈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纠纷
  • 3篇纠纷解决
  • 3篇法律
  • 2篇调查数据
  • 2篇新生代农民
  • 2篇新生代农民工
  • 2篇社会
  • 2篇市民
  • 2篇农村
  • 2篇农村社会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情感
  • 2篇民工
  • 2篇法治
  • 2篇暴力
  • 2篇村社
  • 1篇大众
  • 1篇多点民族志
  • 1篇虚拟社会

机构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爱知大学

作者

  • 13篇邢朝国
  • 3篇张晓红
  • 2篇郭星华
  • 1篇蔡万焕
  • 1篇时立荣
  • 1篇李飞
  • 1篇胡鸿保
  • 1篇郝妩阳
  • 1篇张晶
  • 1篇李兴华
  • 1篇陈明

传媒

  • 2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社会
  • 1篇青年探索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学海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当代财经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5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越过“界限”:现代公共生活中的大众 读奥尔特加·加塞特的《大众的反叛》
2014年
《大众的反叛》是现代大众社会理论的经典之作。2在该书中,加塞特提出了“大众的反叛”(the rebellion of the masses)这一命题,即大众越过自己的界限,开始占据最高的社会权力,而这些权力原本属于社会精英。要说明这一命题,我们需要弄清楚这样几个基本问题:何为界限?
邢朝国
关键词:大众公共生活反叛社会权力社会理论社会精英
职业女性的二孩生育焦虑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全面两孩"政策的出台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长人口红利,推迟老龄社会进程的重大决策。但是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研究,却常常忽略作为生育主体的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和面临的生育焦虑。工作家庭冲突理论认为,生育是影响职业女性职业进程的重要事件。本文以高校青年女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开放二孩政策下,这个特殊的高知群体所面临的生育焦虑。探讨了在社会性别标签下,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对高校青年女教师的不同角色期望,以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边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模糊性对高校女教师群体的双重挤压。与此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和母职标准化更加剧了职业女性生育的压力。因此,生育政策的调整要连接其他社会政策,建立以家庭为主的多中心儿童福利供给机制,全面降低生育给职业女性个人带来的性别代价。
张晓红
关键词:高校青年女教师生育政策工作家庭冲突
情境、情感与力:暴力产生的一个解释框架被引量:8
2014年
文章考察了中国农村社会初级关系圈中与纠纷、争吵、不公、委屈、怨恨等道德情感性因素勾连在一起的暴力事件。基于情境、情感和力三个因素,构建了SEPV分析框架,以此来解释此类暴力行为产生及再生产的机制。研究发现,力的不均衡容易促发暴力行为,并且在纠纷演变过程中,当事人双方的力并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负面情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促动力,其强度在纠纷演变过程中同样不断变化;情境是暴力产生的环境因素,对情感和力的施与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邢朝国
关键词:农村社会暴力情境情感
网络立法与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被引量:10
2013年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变迁,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适时的回应,其中法律是一种更理性、更具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回应方式。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网络社会属于复杂型社会,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缺少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此状况下,法律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控制方式是网络社会秩序维系的一个重要且可行的途径。当下有关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负责网络监管的政府部门的疑虑和不信任,因此,如何规范网络监管部门的权力和行为,消除民众对网络监管部门的不信任,是网络立法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邢朝国郭星华
关键词:网络社会法律治理网络立法
社会距离与医患之间的不满情绪——基于鲁西北某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对医院的不满情绪是当下中国社会亟需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在鲁西北某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实地观察和个案访谈,发现新病户对医院的不满情绪明显高于老病户。研究指出,相较于新病户,老病户与医护人员互动的次数更多、打交道的时间更长,这有利于缩小老病户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距离,增进双方之间的亲密感、理解和信任,呈现出社会心理学上经典的单纯接触效应。据此,在医疗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增加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的接触互动来增强双方之间的亲密感和积极评价,进而促进医患良性互动。
邢朝国汤珍珍
关键词:医患关系不满情绪社会距离
农村妇女继承家庭承包地的意愿——基于三个村庄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3年
在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妇女的家庭土地继承问题将愈加突显出来。本文基于三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继承家庭承包地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妇女仅仅对夫家的承包地表现出较强的继承意愿,而对娘家承包地的继承意愿相当低,即在家庭承包地的继承意愿上呈现出明显的夫家取向;农村妇女的户籍与其家庭承包地的继承意愿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娘家的兄弟数量对农村妇女继承娘家承包地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丈夫的兄弟数量对农村妇女继承夫家承包地的意愿不具有抑制性;婚后夫家分到新土地均对农村妇女继承夫家承包地的意愿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邢朝国郝妩阳
关键词: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
从摒弃到尊重:现代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被引量:31
2012年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何种关联,这是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一个核心议题。在"现代/传统"二元对立范畴中,"传统"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化了的话语,与传统相关的文化要素基本上被归入旧世界、旧秩序的符号谱系中。在此分类范畴中,西方文化代表着现代、全新、开放、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则被认为是滞后的、沉重的、狭隘的,因而是需要变革的。作为这种认知方式的实践,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法律改革总体上走的是西化的路子,大规模移植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深嵌了东方主义逻辑。在法律移植的路径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被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项,并且传统文化会阻碍现代法治建设,需要被批判、摒弃。当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东方主义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习惯于从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层面来寻找原因,如中国人的观念、习惯等。但司法实践一再证明,不受道德和价值观支持的法律系统容易失效,因此,法治建设需要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无视它、摧毁它。
邢朝国郭星华
关键词:传统文化法治建设文化自觉
怨恨:暴力纠纷的情感解释被引量:5
2013年
在暴力的情感解释路径中,暴力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化问题,而是包含了怨怼、愤恨等情感的表达性行为。此外,该路径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理解暴力行为及其情感意涵。沿此路径,本文考察了发生在村落社会初级关系圈中的暴力事件。研究指出,此类暴力事件通常与纠纷、争吵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涉及到初级关系圈中的道义、情感和权力,体现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怨爱恨以及对报复性正义的追求。这种凸显暴力行为所蕴涵的道德情感特质的研究路径有助于我们对暴力行为获得一种新的理解。
邢朝国
关键词:纠纷暴力怨恨情感
农民工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吗?——以北京市民对两代农民工的评价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农民工的社会形象关涉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认知与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认同情况。按照社会融入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形象要优于老一代农民工。用北京市民对两代农民工的评价数据对此予以检验。在北京市民的眼中,新生代农民工在现代城市文明特质上的得分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所提高,但其在传统农业文明积极特质上的得分显著下降,并且后者的下降程度远远大于前者的提高程度,这导致北京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评价明显低于其对老一代农民工的综合评价。由此可见,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性社会形象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显著下降。研究结果提示,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有待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道路仍任重道远。
邢朝国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形象北京市民
环境态度的阶层差异——基于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运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对国外有关阶层变量与环境态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应,讨论了社会阶层在环境态度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怎样的差异。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在环境态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统治精英、旧中间阶层和新社会阶层对环境不友好行为的反感程度明显高于个体户和劳动阶层,新社会阶层对环境不友好行为的反感程度高于旧中间阶层。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对他们的环境态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邢朝国时立荣
关键词:阶层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