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PY002)

作品数:3 被引量:17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农业
  • 2篇农业增长
  • 1篇要素替代弹性
  • 1篇永续盘存法
  • 1篇中国农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估计
  • 1篇农业资本
  • 1篇盘存
  • 1篇资本
  • 1篇资本存量
  • 1篇资本深化
  • 1篇固定效应模型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2篇范丽霞
  • 2篇李谷成
  • 1篇冯中朝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农业增长被引量:28
2014年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小还是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以上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可以促进资本对劳动的有效替代,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尹朝静范丽霞李谷成
关键词:农业
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被引量:142
2014年
利用永续盘存法和国民收入核算框架,论文对1978~2011年省际层面农业资本存量进行估计。基于此,论文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资本积累与深化特征、劳动与土地生产率、人地关系变化等,利用Griliehes生产函数从生产要素与制度变迁两方面对农业增长因素与趋势特征进行实证。实证表明,转型期农业增长呈阶段性周期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和人地关系未获根本性改善条件下,资本积累及其深化与制度创新是农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深化是农业应对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的自然响应,传统“过密型”生产方式正经历着转变,越来越倾向于节约劳动,逐渐跳出“只有增长没有发展”陷阱;不同时期要素投入和制度变迁扮演了不同角色,资本积累与深化在改革开放中前期不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同省份存在明显失衡,各时期制度作用差异性较大。论文认为,农业发展应从现代生产要素和制度创新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资本深化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条件下保证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选择,但必须适应人地关系,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另一方面,必须适时主动推进改革,在制度设计上保证农民以“国民待遇”和农业以平等发展机会。
李谷成范丽霞冯中朝
关键词:农业资本资本深化永续盘存法
中国农业生产布局及其演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农业生产布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非静态或者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动态演变。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比较和述评,尤其对农业生产布局变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试图对中国农业生产布局变迁研究进行综述性评价,总结中国农业生产布局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这既可以为中国农业生产布局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以为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及文献资料。
程沅孜
关键词:农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