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03140) 作品数:12 被引量:48 H指数:4 相关作者: 冯喜增 侯森 薛永来 王帅 李新新 更多>> 相关机构: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电子电信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Non-viral gene delivery carrier of probe ty[pe host molecule--Interactions between DNA and 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complexes(I) 被引量:1 2006年 A host type non-virus gene delivery car- rier, phenanthroline-β-cyclodextrin derivative host molecule, was produced which can be used as mo- lecular probe. Interactions between DZY-1 and DNA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phoresis assay. Hind III enzyme inhibition assay was carried out using DNA condensates induced by host molecules or host- guest molecule complexes to explore their ability to inhibit enzyme digestion. Micro-structure of DNA condensates induced by host molecules and host-guest molecule complexe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ur work in- dicates the delivery mechanism of DZY-1 used as a gene delivery carrier and also provides a method to design and produce non-virus gene delivery carriers. LIU Tao CHEN Long HOU Sen XUE Yonglai FENG Xizeng关键词:DNA 光谱法研究金属离子与肿瘤抑制蛋白p53的DNA结合结构域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荧光滴定法研究了9种金属离子与序列特异性的DNA结合结构域(p53DBD)的结合反应,其结合能力依次为Fe3+>Zn2+>Cu2+>Ca2+>Mg2+>Ba2+>Mn2+>Ni2+>Co2+。圆二色谱研究结果表明,Ba2+,Ca2+,Co2+,Mn2+及Ni2+并未引起蛋白二级结构变化;Zn2+,Mg2+及Fe3+诱导蛋白结构细微调整;而Cu2+结合导致蛋白螺旋结构大量丢失。ANS结合研究结果表明,Mg2+与Zn2+相似,诱导p53DBD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强,而Fe3+引起p53DBD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因此,Mg2+和Fe3+可能是影响或调节p53活性的潜在因子之一。 薛永来 王帅 冯喜增关键词:金属离子 蛋白结构 亲和性 荧光光谱 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已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netherapy,non-viralvectors,cationicpolymer/DNAcomplex”,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基因复合物”,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及优化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26篇涉及基因转移体系,2篇涉及Polyplex转染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聚合物载体的优化。资料综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类基因转移体系:病毒载体转移体系和非病毒转移体系,以及非病毒转移体系的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类近年设计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优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细胞转染的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对聚合物基因载体进行优化。结论:在非病毒转移体系中,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及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低转染效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聚合物基因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理解,聚合物基因转移体系将成为人类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要旸 侯森 冯喜增关键词:基因疗法 基因转移技术 主体分子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基础应用 被引量:2 2006年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的具有分子探针功能的主体分子型非病毒载体-邻菲啰啉-β-环糊精衍生物主体分子(DZY-1),应用凝胶电泳法研究探讨了DZY-1与DNA相互作用及客体分子对该主体分子诱导DNA凝聚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探讨了单一主体分子、主/客体分子配合物诱导DNA分子凝聚和聚合所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抗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解的特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到该主体分子、主/客体分子配合物与DNA分子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形态.阐述了其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可能的传递机制,为设计、制备新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刘涛 陈龙 侯森 薛永来 冯喜增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 急剧弯曲DNA柔韧性的研究进展 2006年 基因调控,核小体和病毒的包装行为都会涉及DNA的急剧弯曲成环。DNA分子的环化是研究其本身柔韧性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研究DNA环化的模型,其中WLC(worm-likechain)模型较为成熟。近年来,在DNA环化的重要参数、影响因素以及DNA急剧弯曲成环的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新进展。 杨琨 侯森 冯喜增新型二元胆甾相液晶的超分子自组装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在21世纪,液晶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质,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它对各种刺激和环境较为敏感,因此新型液晶材料有待开发。本文以胆甾醇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丁二酸单胆甾醇酯(AC),研究探讨了AC自组装液晶特性;AC与4,4′联吡啶通过氢键自组装形成丁二酸单胆甾醇酯与4,4′联吡啶的复合物(ACBP);AC与对胺基联苯反应得到了丁酸4,4′-([1,1'-苯基]-4,4′亚胺)-双-[4-氧-双胆甾醇酯](CBC),并进一步利用FTIR和ESI质谱等方法表征了自组装体的形成,利用DSC和偏光显微镜探讨了它们的液晶性质。展示了如何组装成超分子液晶。说明液晶分子的组装方式与胆甾相液晶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而组装后的分子形状是其形成有序排列的决定因素。讨论了胆甾醇衍生物氢键液晶和共价液晶的不同性质,因而它们可以作为潜在的光学材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沈永涛 要旸 产启林 冯喜增关键词:液晶 自组装 氢键 响应型液晶材料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响应型液晶材料是指既具有液晶特性又能对外场的刺激做出相应尺寸变化的一类材料。目前,光机械效应液晶材料是响应型液晶材料研究的重点。文章对单层、聚合物以及液晶弹性体这三类主要的响应型材料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它们对外界光刺激的尺寸响应及其致动机理,并对响应型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冀彬 马永正 冯喜增关键词:液晶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