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1121)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国斌林惠红梁宏斌苏锵更多>>
- 相关机构:韩山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VUV-UV-vis激发下的Ce3+,Pr3+掺杂Li4CaB2O6发光性质研究
- 合成了稀土掺杂的Li4CaB2O6,研究了该体系VUV-UV-vis激发下的激发发射光谱.Ce3*掺杂的Li4CaB2O6发射谱显示Ce3+共有两个分别位于375nm和403nm的发射峰,对应于Ce3+的5d-2F2/5...
- 康佑军梁宏斌苏锵
- 关键词:发光
- 颜色可调的Ce3+/Eu2+共掺杂Li2SrSiO4基质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 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Ce3+/Eu2+共掺杂Li2SrSiO4基质的发光材料,并研究了该材料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光致发光(PL)、低压阴极射线发光(CL)和荧光寿命等性质.结果发现材料在250-500 nm波...
- 谢木标梁宏斌苏锵
- 关键词:发光
- Ce3+离子激活的Sr5(BO3)3F荧光材料VUV-Vis发光性质
-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e3+掺杂的Sr5-2xCexNax(BO3)3F(x=0.01,0.03,0.05,0.10,0.15,0.20,0.25,0.30,0.35)荧光粉.用XRD表征了荧光粉的相纯度.测定了材...
- 林惠红梁宏斌苏锵张国斌
- 关键词:发光
- Sr2Mg(BO3)2∶Tb^3+的真空紫外发光性质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Tb3+激活的Sr2Mg(BO3)2荧光粉。利用XRD表征荧光粉的相纯度。研究了材料在VUV-UV范围的激发光谱和在VUV-UV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曲线。结果显示:Sr2Mg(BO3)2∶Tb3+荧光粉的基质吸收带主峰位置大约位于178 nm,Tb3+的最低自旋允许和最低自旋禁阻f—d跃迁吸收带分别位于235和278 nm,172 nm激发下荧光粉的最强发射光谱主峰在543 nm,色坐标为(0.30,0.45),Tb3+的荧光寿命值约为2.8 ms。
- 林惠红梁宏斌苏锵张国斌
- 关键词:发光真空紫外TB3+
- Ce3+和Yb3+共掺Y3Al5O12单晶生长及Ce3+向Yb3+的能量传递
- 为了研究钇铝石榴石单晶中稀土Ce3+离子对yb3+离子近红外光发射的促进作用,用Czochralski法沿〈111〉方向分别生长了YAG:Ce3+,YAG:Yb3+,YAG:(Ce3+,Yb3+)和Yb3Al5O12:C...
- 钟玖平刘春梦梁宏斌苏锵周建英王继扬
- 关键词:晶体生长激光材料
- 真空紫外光激发下Ce^3+、Tb^3+激活的BaCa2(BO3)2的发光性质被引量:3
- 2013年
- 利用XRD、VUV及UV光谱等方法对Ce3+、Tb3+离子掺杂以及Ce3+、Tb3+离子共掺的3种BaCa2(BO3)2荧光粉的相纯度、发光性质、浓度猝灭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荧光粉在VUV波段有较好的吸收,基质吸收带位于140~190 nm范围。Ce3+在BaCa2(BO3)2的最低4f5d跃迁带位置在360 nm附近,其5d→2FJ(J=5/2,7/2)发射峰分别位于393,424 nm。Tb3+掺杂的样品在172 nm激发下的发射光谱由4个窄带组成,分别对应5D4→7FJ(J=3,4,5,6)的跃迁,其中占主导位置的是5D4→7F5的跃迁,大约位于543 nm处,主要为绿光发射。在Ce3+,Tb3+离子共掺杂的BaCa2(BO3)2光谱中,观察到Ce3+-Tb3+离子间有能量传递。
- 林惠红张国斌梁宏斌
- 关键词:真空紫外TB3+
- MGd(PO3)4:Dy3+体系中晶体结构对发光性质的影响及Gd3+向Dy3+的能量传递
-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稀土离子Dy3+掺杂的系列多磷酸盐MGd(PO3)4(M=Li,Na, K)粉末样品。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该系列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Topas-acadamic精修了其晶体结构参数,分析了碱金属离子...
- 刘春梦钟玖平梁宏斌匡小军苏锵陶冶
- 关键词:晶体结构发光性质
- M3GaO4F:Ce3+(M=Ca,Sr,Ba)的发光性质及其在LED方面的应用
- 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Sr2.94-xBaxCe0.03Na0.03GaO4F及Sr2.94-xCaxCe0.03Na0.03GaO4F系列样品,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并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
- 丁雪梅梁宏斌苏锵
- 关键词:CA2+LED
- YAG:(Ce3+,Yb3+)单晶生长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为了研究钇铝石榴石单晶中稀土Ce3+离子对Yb3+离子近红外光发射的促进作用,用Czochralski法沿<111>方向分别生长了YAG:Ce3+,YAG:Yb3+,YAG:(Ce3+,Yb3+)和Yb3Al5O12:C...
- 钟玖平梁宏斌苏锵周建英王继扬
- 关键词:晶体生长
- 文献传递
- Ce3+离子激活的Sr5(BO3)3F荧光材料VUV-Vis发光性质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e3+掺杂的Sr5-2xCexNax(BO3)3F(x=0.01,0.03,0.05,0.10,0.15,0.20,0.25,0.30,0.35)荧光粉。用XRD表征了荧光粉的相纯度。测定了材料在真空紫外-紫外(VUV-UV)范围的激发光谱和VUV-UV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研究结果显示:Sr5(BO3)3F的基质吸收峰位置大约在150~190 nm范围,与Xe基稀有气体混合物等离子体发射波长吻合,适于用作PDP和无汞荧光灯用荧光粉的基质材料。从VUV-UV激发和发射光谱来分析,Ce3+在Sr5(BO3)3F中是占据了Sr(1)和Sr(2)格位,当Ce3+的掺杂浓度较低时,进入Sr(2)格位Ce3+的发光(~390 nm)较强,随着Ce3+的掺杂浓度增加,较低能量Sr(1)格位上Ce3+的发射(~450 nm)增强,因而在同一波长激发下,发射光谱随着掺杂浓度增加发生明显的红移现象,荧光体的发光颜色由蓝紫光(390 nm)向蓝绿光(453 nm)变化。
- 林惠红梁宏斌张国斌
- 关键词: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