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06)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芳王晓晖张楠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 通过北京垂杨柳医院儿科近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检测,了解病原构成,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取2年间北京垂杨柳医院院儿科就诊患儿93人.咽拭子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快速核酸检测.痰液送院内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hildren drug utilization index,cDUI)评价抗菌药物用药剂量合理性.SPSS 18.0录入数据,x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婴幼儿占样本的70.96%,病毒检出率为62.37%,病毒阳性例数由高到低是:呼吸道合胞病毒(30.43%)、流感病毒(24.63%)、副流感病毒(10.14%)等.病毒阳性患儿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比例(43.10%)高于阴性者(42.85%).病毒阳性儿童患肺炎28例全部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其中,痰培养4例(14.28%)可见致病菌,血常规4例(14.28%)阳性,共计8例(28.56%)见细菌感染证据,cDUI中位数1.05.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患儿肺炎18例(85.71%),cDUI中位数1.30.结论 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抗菌药物cDUI>1.0现象普遍,即药物剂量偏大属于不合理用药.痰培养阳性率不高与门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前未送检合格痰培养标本有关,应提高病原学检查意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王晓晖黄芳
- 关键词:肺炎儿童药物利用指数抗菌药物
- 0~1岁儿童急性肺炎病原学研究及用药合理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住院的0~1岁急性肺炎儿童呼吸道病原学结果、临床特征,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34例肺炎患儿,咽拭子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等快速检测,痰液送院内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hil—dren drug utilization index,cDUI)评价抗菌药物用药剂量合理性,cDUI接近1.0时用药剂量合理。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tatistic,DDDs)数值大即临床对此药选择倾向性大。结果34例急性肺炎患儿中,病毒感染21例,细菌感染9例,混合感染4例。存在基础疾病发生细菌性肺炎(4/9)的机会高于病毒感染(5/21)(P〈0.001),有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史患儿病毒检出率(12/21)高于细菌检出率(4/9)(P=0.01),无交又感染危险时,婴儿更易出现细菌感染(P:0.006)。25例病毒检测阳性患儿痰培养见条件致病菌定植13例,致病菌4例。细菌感染时抗菌药物联用比例(4/9)高于混合感染(1/4)(P=0.001),各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本研究共涉及7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DDDs=1813.45、总用药187d)和头孢呋新(DDDs=1513.73、总用药162d)用药频度、总用药天数高于其余5种抗菌药物。所有剂型抗菌药物cDUI均≤1.0,由高到低分别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DUI=1.0)、头孢呋辛(cDUI=0.89)、头孢曲松(cDUI=0.87)、阿奇霉素口服剂和头孢吡肟(cDUI=0.80)、麦迪霉素口服剂(cDUI=0.75)、青霉素注射剂(cDUI=0.50)。结论病毒是本次婴儿急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病毒为细菌定植提供条件,头孢曲松的过多使用加剧条件致病菌致病风险。部分患儿抗菌药物疗程长或联合使用属于不合理用药。
- 王晓晖张楠黄芳
- 关键词:肺炎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