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904131430)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乐文静苏晓红朱文蒋法兴王娜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淋球菌rpsE基因突变与大观霉素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淋球菌rpsE基因突变与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4株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株(MIC128 μg/ml、256 μg/ml)的rpsE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寻找可能的突变位点,通过DNA转化技术将含有突变基因的细菌基因组DNA转化入敏感的淋球菌株,检测转化成功的淋球菌的MIC并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发现的突变位点与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4株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均发现rpsE基因A70C(Thr24Pro)突变,而16S rRNA大观霉素耐药决定区(SRDR)未发现任何突变;大观霉素敏感菌株的16S rRNA和rpsE基因均未发现突变.转化后获得的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中亦发现了同样的rpsE基因突变.结论 rpsE基因单点突变与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相关.
- 朱文蒋法兴苏晓红乐文静王娜
- 关键词:淋病奈瑟球菌点突变大观霉素抗药性
- DNA转化和共培养研究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的耐药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DNA转化和共培养研究淋球菌(NG)对大观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将3株大观霉素耐药环丙沙星敏感的供体NG[大观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512 mg/L]与大观霉素敏感环丙沙星耐药的受体NG共培养,并将耐药菌株的DNA转化至大观霉素敏感的受体菌中。分别将供体菌、受体菌及共培养和DNA转化得到的NG的16sRN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可能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基因突变。结果共培养后和DNA转化得到耐大观霉素的NG株(大观霉素MIC 512 mg/L),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发现所有大观霉素耐药的NG均发现16sRNA基因胞嘧啶(C)1192胸腺嘧啶(T)突变,大观霉素敏感的受体菌未发现突变。结论共培养和DNA转化可以用于NG耐药机制研究,NG16SrRNA基因C1192T突变导致大观霉素对NG耐药。
- 蒋法兴朱文乐文静苏晓红
- 关键词:DNA转化共培养淋球菌大观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