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517)

作品数:26 被引量:189H指数:9
相关作者:汪明朴陈畅李周郭明星谭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7篇合金
  • 5篇时效
  • 4篇退火
  • 4篇镦粗
  • 4篇铝合金
  • 4篇机械合金化
  • 4篇合金化
  • 4篇CU-NB
  • 4篇MO
  • 4篇穿晶断裂
  • 3篇沿晶
  • 3篇沿晶断裂
  • 3篇织构
  • 3篇稀土
  • 3篇黄铜
  • 2篇形变
  • 2篇再结晶
  • 2篇塑性
  • 2篇铜合金
  • 2篇退火行为

机构

  • 26篇中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2篇汪明朴
  • 15篇陈畅
  • 14篇李周
  • 11篇郭明星
  • 10篇谭望
  • 9篇张娟
  • 6篇金鹏
  • 5篇唐宁
  • 5篇杨文超
  • 4篇张真
  • 4篇盛晓菲
  • 4篇雷若姗
  • 3篇夏承东
  • 3篇王正安
  • 3篇张茜
  • 2篇夏福中
  • 2篇贾延琳
  • 2篇龚深
  • 2篇曹玲飞
  • 2篇张德智

传媒

  • 9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材料热处理学...
  • 5篇材料导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矿冶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合金化制备Cu-0.5wt%N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Cu-0.5wt%Nb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通过金相、透射电镜观察了该合金粉末态、冷轧态及不同温度退火后合金的组织结构变化。通过测量该合金不同状态的硬度及相对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其冷轧态硬度较高(可达160kg/mm2),随退火温度升高硬度呈缓慢下降趋势;900℃退火后,硬度仍可达91kg/mm2,表明此合金抗高温软化性能较好。此外该合金相对电导率最高可达89%IACS,这进一步说明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Cu-0.5wt%Nb合金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
雷若姗汪明朴郭明星李周曹玲飞陈畅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高强高导
Mo-C棒的横向弯曲性能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弯曲性能测量、晶内及晶界的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不同状态下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o-C棒再结晶开始温度在950℃左右,在1200℃时基本形成了等轴晶组织;当退火温度低于12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横向弯曲性能逐渐提高,在1100~1200℃时,合金的横向弯曲延伸率最高,达到5%。添加碳后,合金的晶界显微硬度比合金的晶内显微硬度高150MPa左右;纯钼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添加碳后,由于合金的晶界强度得到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变成以穿晶断裂为主,断口上有大量的解理面,具有明显的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且塑性越好的断口,撕裂岭也越多;当添加的碳含量偏高时,在晶界处产生了大颗粒的碳化物,这种大颗粒的碳化物会降低合金的塑性。
陈畅汪明朴谭望郭明星张娟白超
关键词:沿晶断裂穿晶断裂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Nb合金过程中的形变孪生特性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纳米Cu-10%Nb合金,通过显微硬度测量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对该合金粉末在室温球磨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和形变孪生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局部应力集中模型分析形变孪晶的形核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该合金硬度(HV)不断升高,球磨120 h后可达4.8 GPa;该合金在球磨初期以位错胞结构为主;球磨50 h后,Cu平均晶粒尺寸减小至约50 nm,部分区域出现纳米形变孪晶;继续增加球磨时间,孪晶数量增加,孪晶界强化效果显著;由于孪生将促进纳米晶粒的进一步细化,球磨120 h后,纳米晶尺寸减小到20 nm以下。
雷若姗汪明朴郭明星李周魏海根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形变孪晶纳米材料
BTA及其复配铜缓蚀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综述了铜合金缓蚀剂BTA的研究进展和缓蚀机理,重点介绍了BTA复配缓蚀剂的研究情况及复配缓蚀剂的协同效应,如BTA与无机缓蚀剂、稀土盐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之间的复配应用及其缓释机理。BTA被用作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但有毒且用量大,绿色环保型复配缓蚀剂的研究和应用是铜合金缓蚀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娟李周陈畅唐宁金鹏
关键词:缓蚀剂复配缓蚀剂
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钼铼合金的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钼铼合金具有优良的塑性、焊接、抗辐射等性能,在航天、核能等高科技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详细介绍了钼铼合金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工艺、不同铼含量的钼铼合金性能及其它元素对钼铼合金的性能影响等,同时还介绍了钼铼合金的应用前景。
陈畅汪明朴谭望郭明星张娟
关键词:钼铼合金粉末冶金相结构
锻造镦粗Mo-La_2O_3的横向塑性和组织
2008年
利用锻造镦粗工艺制备了高横向塑性Mo-La2O3棒材,并检测了其在退火过程中横向弯曲性能,观察了其组织结构,利用SEM进行了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o-La2O3棒经锻造镦粗变形85%后横向具有较好的塑性,延伸率达到了2%,在退火过程中横向塑性逐渐升高,在1200℃时延伸率达到10%以上,经1570℃退火1 h后,合金发生了再结晶,此时延伸率为1.5%;Mo-La2O3棒中形成了大量的位错胞亚结构,胞内有大量的位错缠结在一起,这些位错还被La2O3钉扎;Mo-La2O3棒经1200℃退火后,断口有"分层"现象,且断口上具有明显的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断裂面上伴有大量塑性变形的韧带和撕裂岭。
陈畅汪明朴谭望张娟金鹏郭明星
关键词:镦粗稀土
稀土铝黄铜在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设计了一种无砷的HAl77-2-Re耐腐蚀铝黄铜。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这种稀土铝黄铜在NaCl(3.5%)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及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稀土铝黄铜的腐蚀过程中,稀土参与了表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增大了极化电阻,抑制了腐蚀的进行,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与含砷铝黄铜相比,表现出了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唐宁李周程建奕肖柱龚深张德智
关键词:黄铜稀土
C含量对Mo-C棒横向弯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弯曲性能测量、金相、SEM观察和EDS分析等方法,对不同C含量的Mo-C棒横向弯曲性能及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号Mo-C棒中C含量(摩尔分数)为290×10-6,O含量为25×10-6,2号Mo-C棒中C含量为150×10-6,O含量为25×10-6;在同样条件下,2号Mo-C棒的横向弯曲性能更好;2号Mo-C棒的再结晶温度为950~1100℃左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横向弯曲性能逐渐提高,在1100℃时,合金的横向弯曲伸长率最高,达到10%;纯钼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添加C后,合金的裂纹扩展应力得到提高,合金的断裂方式变成以穿晶断裂为主,断口上有大量的解理面,具有明显的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当添加的C含量偏高时,合金中生成大颗粒的碳化物,这种大颗粒的碳化物降低了合金的塑性。
陈畅汪明朴谭望郭明星张娟金鹏
关键词:沿晶断裂穿晶断裂
含铈铝黄铜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硬度分析、质量损失分析、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铈铝黄铜和砷铝黄铜的加工性能、组织结构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铈铝黄铜最佳热轧温度为700~750℃,该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冷加工性能,退火组织细小均匀,700℃退火1 h后再结晶晶粒大小为50μm左右。在NaCl(3.5%)溶液中腐蚀过程中,铈铝黄铜表面形成一层较均匀致密腐蚀产物膜,较好地阻止了Zn从基体表面向介质中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脱锌;铈铝黄铜耐腐蚀性能略优于砷铝黄铜,腐蚀速率为6.2×10?3 mm/a。
张娟李周陈畅唐宁张德智
关键词:耐蚀性能
钽及钽钨合金冷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显微硬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详细研究了钽及钽钨合金在冷轧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W在Ta中具有晶粒细化和强化作用,Ta、Ta-2.5%W和Ta-7.5%W合金在1400℃温度退火1 h后的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为45、20和15μm;在冷轧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钽和钽钨合金的显微硬度都逐步提高,当变形量达到99%时,Ta、Ta-2.5%W和Ta-7.5%W的显微硬度分别达到了243、309和359 HV;在Ta中添加W后,合金的位错密度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中Ta-7.5%W合金的位错密度比Ta的高一个数量级;钽和钽钨合金各取向的晶粒中的位错密度不同,其中{200}、{211}、{222}和{110}取向的位错密度依次增大,这与Taylor因子计算的结果一致;TEM研究表明,{100}取向的晶粒中形成了位错胞结构,而{110}取向的晶粒中形成了形变带组织。
王珊汪明朴陈畅夏福中左波张婉
关键词:TA-W合金冷轧织构位错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