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17305)

作品数:29 被引量:336H指数:11
相关作者:祝水金陈进红孙玉强李付广吴玉香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棉花
  • 10篇陆地棉
  • 6篇体细胞胚
  • 6篇基因
  • 5篇体细胞胚胎
  • 5篇抗虫
  • 5篇抗虫棉
  • 5篇基因抗虫棉
  • 4篇杂种
  • 4篇胎发
  • 4篇胚胎发生
  • 4篇SSR
  • 3篇对转
  • 3篇多态
  • 3篇性状
  • 3篇遗传率
  • 3篇植株
  • 3篇植株再生
  • 3篇体细胞胚胎发...
  • 3篇亲缘

机构

  • 22篇浙江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2篇祝水金
  • 7篇孙玉强
  • 7篇陈进红
  • 6篇李付广
  • 5篇汪静儿
  • 5篇吴玉香
  • 5篇沈晓佳
  • 5篇吴大鹏
  • 4篇刘冬梅
  • 4篇丁锦平
  • 4篇李成伟
  • 3篇秦利
  • 3篇季道藩
  • 3篇童旭宏
  • 3篇房嫌嫌
  • 2篇洪彩霞
  • 2篇吕有军
  • 2篇张巧
  • 2篇高燕会
  • 2篇刘芦苇

传媒

  • 19篇棉花学报
  • 3篇作物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地棉半野生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2009-2010年以陆地棉标准系TM-1和海岛棉标准系3-79作为对照,将陆地棉的7个半野生种系64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11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502个等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92个,约占总位点数的78%。每对引物扩增出2~10个等位位点,平均约为4.5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9个,平均约3.5个。供试半野生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33~0.995,平均0.690,说明陆地棉半野生种系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7个陆地棉半野生种系遗传多样性顺序为:玛利加郎特棉〉尤卡坦棉〉阔叶棉〉帕默尔棉〉莫利尔棉〉雷奇蒙地棉〉尖斑棉。UPGMA聚类结果表明,7个陆地棉半野生种系在相似系数为0.690处被聚为四大类,帕默尔棉和阔叶棉与陆地棉的亲缘关系最近。
房嫌嫌吴大鹏陈进红祝水金
关键词:亲缘关系
商丘地区棉花黄萎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从河南商丘各县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对其进行黄萎病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连续稀释法和单孢分离法分离得到16个单菌系,并以这些单菌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所分离的单菌系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3 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与安阳棉花黄萎菌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证明了这些片段来自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ITS区。同时将这些序列在NCB I的GenBank进行了登记,获得5个登记号:FJ715500、FJ715501、FJ715502、FJ715503、FJ715504。
刘冬梅丁锦平陈静李成伟李付广
关键词:棉花黄萎菌ITS序列
4个栽培棉种间四元杂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11
2007年
将(亚洲棉×草棉)F1进行染色体加倍,再与(陆地棉×海岛棉)F1进行杂交,产生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四元杂种.四元杂种形态特征综合有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一些性状,总体植株形态似陆地棉.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45对SSR引物中,具多态性的引物共30对,共检测到99条清晰的多态性带,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到3.3个.四元杂种具有4个亲本的特征谱带,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四元杂种具有4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其中亚洲棉特征带占20.8%,草棉特征带占22.2%,陆地棉特征带占15.3%,海岛棉特征带占13.9%,而四元杂种特有带占27.8%.四元杂种与4个亲本(亚洲棉、草棉、海岛棉和陆地棉)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00、0.444、0.389和0.444.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适用于棉花遗传亲缘关系和远缘杂种的鉴定,结果准确可靠;四种栽培棉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可以通过遗传重组产生综合有4个栽培棉种性状的棉花新种质.
吴玉香高燕会祝水金季道藩
关键词:栽培种种间杂种SSR
四个国家海岛棉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以海岛棉标准系3-79为对照,陆地棉标准系TM-1为参考对照,用SSR引物对来自前苏联、中国、美国和埃及等4个海岛棉主要生产国(地区)的20份海岛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研究不同海岛棉生产国的海岛棉品种资源的遗传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108对SSR引物共获得了175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62条多态性谱带。供试海岛棉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0.94,平均值为0.81。根据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阀值为0.77,可将20份栽培棉花种质材料分为4大类:第一类均为前苏联品种,第二类均为中国品种,第三类以美国品种为主,第四类以埃及品种为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前苏联海岛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埃及的海岛棉品种资源遗传距离最狭窄,我国的海岛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居中。本研究表明,供试材料遗传背景与其产地背景有一定关联性,SSR标记能较好地揭示供试棉花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吴大鹏房嫌嫌马梦楠陈进红祝水金
关键词:海岛棉种质资源SSR
棉花黄萎病菌ITS序列的获得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为探明从河南安阳棉区分离的棉花黄萎病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利用真菌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来自安阳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得到542bp大小的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和在GenBank中进行BLASTN分析,证明了该片段来自大丽轮枝菌的ITS区,也进一步证明该棉花黄萎病菌是大丽轮枝菌。同时,对该序列在NCBI的GenBank进行了登记,登记号为EU835817。利用该ITS序列与GenBank中搜索到的黄萎病菌ITS序列一起构建了相应黄萎病菌的系统进化树,在进化树上所搜索到的13个大丽轮枝菌都聚类到一个进化枝上,而且中国报道的植物黄萎病菌,包括安阳地区黄萎病菌在内的3个大丽轮枝菌在进化树上处于相邻的位置,表明:这3个菌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棉花黄萎病安阳菌株的进化地位,该ITS序列还可以应用于棉花黄萎病安阳菌株的特异分子鉴定。
丁锦平刘冬梅李付广朱荷琴李成伟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ITS序列系统进化树
活体保存对栽培棉种间四元杂种育性和染色体构型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将(亚洲棉×草棉)F1进行染色体加倍,再与(陆地棉×海岛棉)F1进行杂交,产生亚洲棉、草棉、陆地棉和海岛棉四元杂种。对四元杂种F1进行15年的嫁接保存,对其花粉活力进行几年连续测定,并进行自交和回交。结果表明,四元杂种可育花粉率和弱生活力花粉率在逐年增加,不育花粉率逐年减少,其中弱生活力花粉增加到占10%以上,并能获得回交和自交种子。染色体组分析结果表明,四元杂种PMC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构型为2n=52=4.92Ⅰ+14.62Ⅱ+2.29Ⅲ+1.56Ⅳ+0.71Ⅴ+0.19Ⅵ,而15年前该四元杂种的染色体构型为2n=52=8.4Ⅰ+8.1Ⅱ+5.7Ⅲ+1.9Ⅳ+0.6Ⅴ。长期活体保存使四元杂种PMC减数分裂中期的每个细胞单价体数减少3.5个,二价体数增加6.5个,且多价体数也有明显减少。说明活体保存有利于协调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使其染色体构型趋于协调和平衡,育性逐渐改善和恢复。
吴玉香陈崇乾高燕会祝水金季道藩
关键词:棉花四元杂种染色体构型育性
新型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一种来源于陆地棉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3份转育材料(G22A,H109A和1793A)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花器形态及细胞学观察。花器形态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22A,H109A和1793A三个不育系均花瓣小,花丝短,柱头明显外露,败育彻底,无花粉。败育时期主要发生在造孢细胞增殖时期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表明这3份不育材料不育性状不受细胞核基因的影响。对不育材料与其保持系细胞学观察发现,不育材料与正常花药发育细胞学形态上主要差别是绒毡层发育。不育系绒毡层的着色不明显,大小与中层细胞相似且在整个花药发育过程中不降解,而保持系绒毡层的着色深,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逐渐降解。因此,根据细胞学研究结果可以说明花药中绒毡层发育异常是该来源于陆地棉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败育的细胞学基础。
童旭宏秦利孔广超祝水金
关键词: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学
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二倍体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陆地棉9个亲本和30个杂交组合的子指、种仁率、仁壳比、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棉酚含量等种子物理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棉子品质性状均受种子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的共同控制,种仁率还受到细胞质效应的影响。子指和仁壳比以母体显性效应为主,蛋白质含量以显性效应为主,油分含量和棉酚含量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棉子物理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间的显性遗传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子指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显性正相关,子指与油分含量和棉酚含量呈显性负相关。种仁率和仁壳比与3个棉子营养品质性状间的母体遗传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秦利沈晓佳陈进红徐海明祝水金
关键词:陆地棉遗传率
种子盐引发对转基因抗虫棉耐盐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以2个转基因抗虫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为对照,研究种子引发对转基因抗虫棉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和田间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0.5%的NaCl处理显著地降低陆地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的种子萌发和田间出苗率差于遗传背景亲本(中棉所23)。种子盐引发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NaCl的胁迫作用,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显著地提高棉花种子的耐盐性。种子盐引发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效果优于非转基因抗虫棉的背景品种。引发剂种类对于其耐盐性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以K2SO4的效果更好,且引发剂的浓度与引发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作效应,高浓度引发剂的处理时间宜短,而低浓度引发剂的处理时间应适当延长。
林君孙玉强吕有军祝水金
关键词:盐胁迫陆地棉种子引发
不同凝固剂对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以陆地棉种质系珂字312和陆地棉标准系TM-1为材料,结合优化的陆地棉体细胞培养体系,系统地研究了琼脂、Gelrite和Phytagel3种培养基凝固剂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胚性愈伤的增殖、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hytagel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可显著改善陆地棉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褐化问题,并具有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速度、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频率等作用。Gelrite虽也能改善棉花体细胞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但因水化现象严重而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和体细胞胚状体发生,其效果不如Phy-tagel。因此,在陆地棉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过程中,宜用Phytagel作为培养基的凝固剂,而无菌苗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仍可以选用琼脂凝固剂。
张巧汪静儿林君燕树峰吴大鹏秦利陈进红洪彩霞祝水金
关键词:陆地棉体细胞培养凝固剂植株再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