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06-4)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广明杨劲松沈林林陈吉王梅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苏州市土壤肥料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控制灌溉方式下稻田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对不同控制灌溉方式下稻田土壤盐分在水稻各生育期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各生育期水稻冠层叶面积指数和稻田腾发量对土壤盐分动态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或控制灌溉+淋洗条件下,各水稻生育期土壤含盐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现为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含盐量逐渐降低的规律性,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太显著;试验各灌溉方式并未引起土壤盐分显著积聚,并且具有重要的节水增产效益,其中水稻控制灌溉(即处理1)从节水增产角度而言是稻田较佳的灌溉管理方式。本项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对于指导水稻灌溉管理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刘广明彭世彰杨劲松
- 关键词:土壤盐分灌溉管理稻田土壤盐碱地
-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沿海滩涂地下水矿化度快速测评技术被引量:8
- 2007年
- 系统阐述了电磁感应式地下水矿化度快速测评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设备,研究确定出进行沿海滩涂区地下水矿化度快速精确测评的电磁感应仪测定位或测定位组合,以及与其对应的地下水矿化度信息解译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沿海滩涂地下水矿化度快速测评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解译精度,具有快速高效、需要投入少等优点;该项研究及其成果将对沿海滩涂地区矿化地下水管理及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刘广明杨劲松
- 关键词:电磁感应原理地下水矿化度测评沿海滩涂
- 长期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期潮土微生物生物量和活度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0年
- 以1989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经18a连续不同施肥处理后玉米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活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1)有机肥(OM);(2)1/2化肥和1/2有机肥(1/2OM+1/2NPK);(3)氮磷钾肥(NPK);(4)氮磷肥(NP);(5)磷钾肥(PK);(6)氮钾肥(NK);(7)不施肥,即对照(CK)7个处理。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活度在玉米生长期内均有明显的时间变异性,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微生物活度的动态变化比较一致,其间的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潮土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土壤微生物活度的变化。施肥制度显著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活度的变化,总体趋势为OM>1/2OM+1/2NPK>NPK>NP>PK>NK>CK,表明OM有利于保持土壤的生物化学环境及促进土壤的生物学活性;与OM处理相比,化学肥料的长期施用有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活度的趋势,尤其是缺素处理的表现更为明显,其中以缺磷处理的表现最为严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活度与土壤有机碳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 陈吉赵炳梓张佳宝沈林林王梅农钦绳武
- 关键词:施肥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