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LS1201)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大伟更多>>
- 相关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抗战时期民国学人战后和平规划中的国家主权观
- 2013年
- 抗战后期在盟国开始规划战后和平的背景下,民国学人对当时国际社会流行的国家主权观做出了反思。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其存续已构成国际合作的障碍,也是二战未能避免的重要原因。因此,学人们普遍认为应把对主权观念的改造和相应制度安排视为战后世界重建的关键。学人们所倡议的新主权观就其外在属性而言,是相对主权和平等主权的结合,是以对等、自愿与合作为基本价值的主权观。民国学人新主权观的树立源于其特殊时代境遇下所秉承的务实主义的工具理性这一治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思想遗产。这种基于历史经验和环境变迁而生成的主权观对于我们当下树立国家利益与时代环境相协调的主权观具有重要启迪。
- 朱大伟
- 关键词:主权观战争
- 《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大西洋宪章》是二战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它在颁布后成为反法西斯盟国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总蓝图,集中体现了盟国战后和平建设的思想和方略,如反殖民主义和反扩张主义、经济国际主义、社会安全和集体裁军等。表现出战时盟国进行的和平建设所具有的积极特征,首先是建设和平条件的全面性,积极和平建设和消极和平建设的兼顾;其次是和平建设的公正性、广泛性和开放性。在《大西洋宪章》指导下,正是战时盟国进行的和平建设所具有的这些积极特征确保了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出现。
- 朱大伟
- 关键词:二战
- 建设和平: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学人的教育和平观被引量:1
- 2014年
-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学人勇于担负建设战后世界持久和平的历史责任。基于对二战起源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和社会价值的深刻解读,学人们多认为教育对战后和平建设具有独特意义,一国教育体系的指导哲学和内容与和平的维持存在密切关联。针对一战后国际社会世界教育体系建设的失败助推二战爆发的事实,他们提出了诸如教育制度的国际化设计、世界公民教育、平民主义教育以及和平教育的幼儿化等战后教育改造与建设的新理念。同时,他们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文化和王道文化所承载的固有和平精神予以充分肯定,把其视为战后世界教育重建的元哲学。
- 朱大伟
- 关键词:教育战争战后
- 文明忧思:阿诺德J·汤因比的战争观探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不仅在历史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在国际政治方面也不乏独到之处。他的国际政治研究具有突出的历史比较视野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哲学融合的特点。他通过对历史上众多文明兴衰的考察,把战争起源归结为两个层面,即国内层面的社会不公和国际层面的无政府状态。随着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不能承受之重,消灭战争已成为人类文明存续的唯一选择。在消灭战争的可选道路中,他认为应通过自愿合作的世界共同体方式来消除无政府状态,进而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
- 朱大伟
- 关键词:汤因比无政府状态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