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30080)

作品数:39 被引量:252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晓明王斌贵朱校斌韩丽君史大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学成
  • 14篇化学成分
  • 11篇化学成分研究
  • 6篇NEW
  • 5篇活性
  • 5篇红藻
  • 4篇细胞
  • 4篇细胞毒
  • 4篇海藻
  • 4篇LAUREN...
  • 3篇多管藻
  • 3篇三萜
  • 3篇内生真菌
  • 3篇细胞毒活性
  • 3篇化合物
  • 3篇TWO
  • 3篇MARINE
  • 2篇鸭毛
  • 2篇盐度
  • 2篇脂溶性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鲁东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高...

作者

  • 12篇王斌贵
  • 10篇李晓明
  • 9篇朱校斌
  • 8篇韩丽君
  • 7篇史大永
  • 6篇袁兆慧
  • 6篇王新亭
  • 6篇范晓
  • 6篇苏营营
  • 6篇苏华
  • 4篇孙杰
  • 4篇石建功
  • 4篇邓莉萍
  • 3篇殷帅文
  • 3篇杨永春
  • 3篇张宁
  • 2篇张婷
  • 2篇于艳卿
  • 2篇李敬
  • 2篇郭书举

传媒

  • 11篇海洋科学
  • 7篇Chines...
  • 6篇中草药
  • 4篇Chines...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海洋通报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盐业与化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红藻鸭毛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从鸭毛藻(Symphyocladia latiuscula)中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焦谷氨酸乙酯(1)、4-杜松烯-1-醇(2)、胆甾醇(3)、6,10,14-三甲基-2-十五酮(4)、1,2-棕榈酸甘油二酯(5)和15-羟甲基-2,6,10,18,22,26,30-七甲基-14-甲烯基-17-三十一烯(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鉴定。
段小娟李晓明王斌贵
关键词:化学成分
凹顶藻属海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史大永贺娟许凤袁兆慧范晓石建功韩丽君
关键词:凹顶藻三萜类化合物海洋生物信息传送化学防御
多管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对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多管藻提取物(PUE),采用标准化方法制备PUE,以FD法测定总酚含量,以体内实验进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试剂盒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PUE中的总酚含量为68.54%,其LD_(50)>3160 mg/kg,属于低毒,说明PUE可能会有食用安全问题。PUE中剂量组的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E各剂量组小鼠血中MDA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UE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张婷柳成荫柳全文邢国秀乔青安
关键词:多管藻DNA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红树林植物海榄雌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海榄雌Avicennia marin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榄雌枝、叶的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0个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acteoside(Ⅰ)、isoacteoside(Ⅱ)、syringaresinol(Ⅲ)、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Ⅳ)、3-吲哚甲酸(Ⅴ)、白桦酸(Ⅵ)、白桦醇(Ⅶ)、羽扇豆醇(Ⅷ)、白骨壤醌C(Ⅸ)和山柰酚(Ⅹ)。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冯妍李晓明王斌贵
关键词:红树林化学成分
齐藤凹顶藻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齐藤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化学成分,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1D和2D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齐藤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aplysistatin(1),5-acetoxy-palisadinB(2),palisadin B(3),palisadin A(4),pacifigorgiol(5),豆甾-4-烯-3α,6β-二醇(6),2,3,5,6-四溴-吲哚(7),其中化合物1~5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6为甾醇类化合物,化合物7为四溴取代的吲哚类化合物。对化合物在人肿瘤细胞株Bel-7402,BGc-823模型上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IC50均大于10μg.m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分离得到,但对人肿瘤细胞株Bel-7402,BGc-823均无明显活性。
苏华袁兆慧李敬郭书举韩丽君朱校斌史大永
关键词: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
红藻海头红脂溶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张翼陈昌祥李晓明王斌贵
关键词:脂溶性成分细胞毒
红藻小珊瑚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对红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DEPT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小珊瑚藻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E)-phytol epoxide(1),phytenal(2),phytol(3),dehydrovom ifoliol(4),loliolide(5),3-βhydroxy-5,α6-αepoxy-7-m e-gastigm ene-9-one(6),4-hydroxybenzaldehyd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海藻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μg.mL-1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袁兆慧韩丽君范晓李帅史大永孙杰马明杨永春石建功
关键词:红藻化学成分
Two new bromoindoles from red alga Laurencia similis
2009年
Two new bromoindole alkaloi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red alga Laurencia similis.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1D and 2D NMR technique),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elucidated as 2,2',5,5',6,6'- sixibromo-3, 3'-bi-lH-indole and 3, 5-dibromo-1-methylindole, respectively.
Hua SuZhao Hui YuanJing LiShu Ju GuoLi Ping DengLi Jun HanXiao Bin ZhuDa Yong Shi
海水为溶剂合成纳米粉煤灰沸石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12年
以海水为溶剂,采用熔融法合成了纳米粉煤灰沸石。粉煤灰与NaOH的质量比为1:1.2,熔融温度550℃,熟料质量与海水固液的体积比为1:5(g/mL),晶化温度100℃,晶化时间6h。通过仪器分析和化学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形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产物的矿物组成、形貌、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产物为NaX型沸石和羟基方钠石的复合型沸石,海水晶化粉煤灰通过碱熔融法得到沸石质量优于传统水热法。合成沸石的性能和各项应用指标表明,所合成的沸石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于艳卿邹晓兰李超峰朱校斌
关键词:粉煤灰沸石
天然水与28种市售饮用水中“三氮”和磷的调查
2007年
2004年8月,测定了海水、黄河水、小清河水、雨水、地下水以及17种瓶装矿泉水、9种瓶装纯净水和北京市、青岛市自来水中的“三氮”(NH4+-N、NO2--N、NO3--N)、无机磷、pH、DO等,发现天然水中NO3--N过高,水体氮负荷增加,N/P最高达697,雨水pH最低为3.98,部分矿泉水NO3--N比青岛市自来水还高,北京市自来水的NO3--N高达8.53mg/L,为所测饮用水之首。
苏营营邓莉萍苏华王新亭朱校斌
关键词:硝酸根亚硝酸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