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厅基金(BM2006709)
-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森黄晖明李鑫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动脉僵硬度的肥胖形态学指标评估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动脉僵硬度增高引起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和干预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性措施。因此,研究动脉僵硬度的相关和影响因素对重大疾病有一级预防意义。探讨几种评价超重、肥胖的形态指标如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及腰围对动脉僵硬度改变的危险性影响,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年在南京市生活的不同社区40~70岁中老年人共907例,男423例,平均年龄(51±8)岁;女484例,平均年龄(50±7)岁。纳入标准:健康,无各种急性疾病,受试者自愿参加。②试验方法:由专业人员通过问卷收集试验对象一般情况、疾病史、吸烟状况、体育锻炼状况、营养饮食状况及其他生活方式资料,然后进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形态指标测试。评价标准: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1400cm/s为外周肱踝动脉硬化;体质量指数<18.5kg/m2为过轻,18.5~23.9kg/m2为标准,24.0~27.9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③试验评估:分析超重和肥胖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及危险度。结果:纳入受试者90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腰围4种指标评价的肥胖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②年龄、腰臀比、腰围、性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在外周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③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腰围4种指标评价的肥胖者外周动脉硬化优势比(OR)值分别为1.800、男1.902和女1.850、男2.014和女1.898、男1.517和女1.553。结论:①以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腰围4种指标评价的肥胖程度越高,外周动脉僵硬度越高。②高龄、男性、高体质量指数、高体脂率、高腰臀比、高腰围均是外周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黄晖明李森李鑫
- 关键词:超重肥胖动脉僵硬度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