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356)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晶珊乔利仙隋炯明王亚谭玲玲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PyTPS转化花生对其后代耐盐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TPS基因(PyTPS)对花生种子耐盐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条斑紫菜PyTPS基因的pCAMBIA2300-PyTPS重组载体导入花生,获得了T0转基因植株。利用PCR对T0植株进行了检测,PCR阳性率为34.7%。将部分转基因植株的T2种子进行耐盐试验,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PyTP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情况,并用近红外技术测定了T2种子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花生种子在盐溶液中的发芽率显著提高,PyTPS基因可在有些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有的转基因植株的蛋白质、油酸、亚油酸或脂肪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之,条斑紫菜PyTPS基因导入花生后,既可提高转基因花生种子的耐盐性,又对部分后代种子的品质性状产生影响。
- 王亚郭宝太乔利仙武秀玲王晶珊韩立坤隋炯明
- 关键词:花生转基因植株耐盐性
- 平阳霉素诱变与NaCl定向筛选对花生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拓宽花生的耐盐基因资源,前期以平阳霉素为诱变剂进行了花生离体诱变,并在培养基中添加Na Cl进行定向筛选,获得了一批Na Cl耐性苗及其后代。对Na Cl耐性植株M3个体的荚果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5个原始再生植株产生了3个以上大于60 g荚果重的M3单株。用近红外仪对M4种子的各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其在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及脂肪含量发生了广泛变异,有7份变异材料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0%,11份变异材料的脂肪含量超过55%。结合M4种子在0.7%盐溶液中的发芽情况,筛选出几个综合了高产、高油、耐盐多个优良性状的个体。证明PYM离体诱变、Na Cl定向筛选与近红外技术的有效结合,在花生中是一条新的有效的育种途径。
- 王亚乔利仙武秀玲胡晓辉王晶珊隋炯明
- 关键词:平阳霉素近红外技术
- 花粉管通道法验证花生Oleosin基因启动子的特异性表达被引量:8
- 2013年
- 油体蛋白(Oleosin)是一类覆盖在油体表面且仅在种子中特异表达的低分子质量蛋白,能维护油体的稳定性。研究利用花生Oleosin基因的启动子替换了pCAMBIA1301的35S启动子,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1301-Oleosin-pro,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花生。对T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PCR鉴定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0株转基因植株有9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阳性率为18%,9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中有5株的子叶能被GUS染色。对GUS染色成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的子叶进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Oleosin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油体蛋白中能够表达。
- 范乾程谭玲玲王亚乔利仙王晶珊隋炯明
- 关键词:花生特异性表达花粉管通道法GUS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