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602) 作品数:21 被引量:87 H指数:6 相关作者: 姜远英 吴建华 曹颖瑛 王彦 李德东 更多>> 相关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白假丝酵母菌GPI锚定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GPI锚定蛋白(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protein)是白假丝酵母菌重要的细胞表面蛋白,对白假丝酵母菌的黏附、形态转换和细胞壁合成等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对白假丝酵母菌研究的深入,GPI锚定蛋白越来越多的重要功能逐渐被发现。本文从白假丝酵母菌GPI锚定蛋白的概念入手,从家族分类和功能分类两个角度对GPI锚定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GPI锚定蛋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德东 王彦 李星星 赵兰雪 姜远英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 家族 黄芩素与氟康唑协同抗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生长形态的影响;采用XTT法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水-烃两相测定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RT-PCR)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CSH1、EFG1、HWP1、ALS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能够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经黄芩素与氟康唑处理的白念珠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物被膜,其生长动力学及细胞表面疏水性下降,细胞疏水性相关基CSH1、菌丝形成调控基因EFG1、黏附相关基因HWP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可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赵柳娅 蒋京辰 姚响文 曹颖瑛 姜远英关键词:白念珠菌 黄芩素 氟康唑 生物被膜 CRK1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形态、黏附、生物被膜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CRK1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形态、黏附、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显微镜下观察,计算菌丝形成率,比较CRK1基因缺失菌(Δcrk1菌)及标准菌SC5314形成菌丝的能力;建立肠黏膜模型,计算黏附率,评价CRK 1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黏附的影响;MTT法及结晶紫法(CV)评价CRK 1基因缺失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与SC5314相比,Δcrk 1菌分别在10%胎牛血清和RPMI-1640培养条件下形成菌丝能力均较弱,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Δcrk 1菌在60、90、120 min时对肠黏膜的黏附数明显少于标准菌SC531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通过MTT法、结晶紫法两种方法证实了,在经48 h培养后,Δcrk 1菌与其标准菌SC5314相比,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弱,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RK 1基因缺失影响白念珠菌菌丝二态性的转化,进而影响黏附力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赵静 刘继勇 张海 曹永兵 郑庆虎 吴建华关键词: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白念珠菌SPE1基因高表达菌株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构建白念珠菌SPE 1基因高表达菌株。方法将白念珠菌SPE 1基因的ORF置于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的MET3启动子后面,构建pCaEXP-SPE 1的高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醋酸锂转染法将高表达质粒转染白念珠菌RM1000中,在SD-ura-met-cys-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筛选阳性克隆,抽取基因组进行PCR验证,将验证为阳性转染子的菌落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SPE 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验证。结果通过酶切鉴定pCaEXP-SPE 1高表达质粒构建正确;通过PCR验证表明SPE 1基因整合到亲本菌中的RP10位点;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筛选出SPE 1基因在转录水平高表达的菌株。结论利用高表达质粒载体pCaEXP通过基因同源重组等方法正确构建SPE 1基因高表达的白念珠菌。 姚响文 赵柳娅 颜钰 鹿辉 曹颖瑛 姜远英关键词:白念珠菌 多胺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4年 多胺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的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多胺的代谢、转运以及多胺在微生物中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胺在微生物中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 姚响文 周密 曹颖瑛 姜远英关键词:多胺 微生物 代谢 白色念珠菌TOR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14年 雷帕霉素靶(target of rapamycin,TOR)蛋白是真核细胞生长的关键调控因子,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属于磷脂酰肌醇相关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related kinases,PIKKs)家族。TOR信号通路通过参与调节翻译的起始和延伸,核糖体生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氨基酸转运,以及多种代谢酶的转运而使细胞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应答。在此对人类条件性致病菌白色念珠菌TOR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梁华军 阎澜 曹永兵 姜远英 颜天华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雷帕霉素 致病力 白念珠菌HSP90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调查表明白念珠菌已成为全球第4大致病菌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较多机构已开展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白念珠菌的热休克蛋白90(HSP90)能促进白念珠菌的形态变化以及耐药形成。本文从蛋白结构、客户蛋白、辅助因子等方面总结了白念珠菌HSP90在调控白念株菌形态变化以及耐药性形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孟靖顺 赵静 薛伟 吴建华关键词:白念珠菌 HSP90 蛋白质结构 耐药性 白念珠菌耐药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对于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其已日益成为一些重要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其中,白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虽然目前有多种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耐药现象愈来愈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来有关白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有了较新的进展。该文就新发现的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作一概述。 颜钰 曹颖瑛 姜远英关键词:白念珠菌 耐药机制 白念珠菌黏附、侵袭黏膜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深部真菌感染率的上升,白念珠菌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白念珠菌之所以能引起全身播散性的感染,黏附并侵袭黏膜屏障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总结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白念珠菌黏附、侵袭黏膜屏障相关的机制做一综述,为更好的了解和治疗念珠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赵静 吴建华关键词:白念珠菌 黏膜屏障 烟曲霉关键致病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3年 烟曲霉是侵袭性真菌病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一些细胞表面蛋白(如GPI锚定蛋白)以及分泌的毒素被认为是烟曲霉的关键致病因子。现从烟曲霉的细胞壁蛋白、多糖,细胞外基质成分,烟曲霉的分泌产物几方面综述已发现的烟曲霉关键致病因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贾震宇 李德东 姜远英 王彦关键词:烟曲霉 致病因子 细胞壁 次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