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IA030172)
- 作品数:9 被引量:260H指数:8
- 相关作者:贺祖斌凌玲秦小云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性被引量:22
- 2008年
- 高等教育在它与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存在、发展和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在应用生态观分析高等教育时,要坚持综合性、应用性和生态性原则,并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关联性、适应性、共生性、平衡性、遗传和变异性、可控性等生态特性进行分析。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性
- 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被引量:114
- 2005年
- 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在国外起源于2 0世纪4 0年代,真正进行研究并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是在6 0年代以后,尤其是以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思想为代表形成了一系列学派。在我国,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80年代,发展很快,并出版了系列论著。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
- 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及其优化被引量:15
- 2004年
- 制度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行为决策、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 ,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试图用生态学原理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环境进行分析 ,并通过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创新来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 ,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办学效益生态学原理
- 以制度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优化被引量:14
- 2004年
- 制度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最重要的环境变量 ,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章试图用生态学原理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环境进行分析 ,并通过高等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创新来促进高等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 ,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论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的生态平衡被引量:9
- 2007年
- 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环境是以高等教育为中心,对其发生、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要保持一种生态平衡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主要受制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交换关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平衡两方面。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
- 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与优化被引量:5
- 2006年
- 针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在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出现的区域不平衡现状,文章对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资源配置依据进行探讨,并对资源配置提出调整三大生态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东部与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实现三大生态区域的优势互补的策略。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区域
- 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区域教育规划被引量:49
- 2005年
- 教育生态理论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学的维度、采用生态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的内外部系统,从而分析教育的生态功能并揭示教育生态基本规律的理论.运用教育生态理论来考察区域教育规划,有助于准确把握区域教育的协调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区域教育规划的科学性,实现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凌玲贺祖斌
-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投资预算
- 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被引量:33
- 2005年
- 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和多层次性等特点,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分别是其基础条件和约束条件,同时,生态弹性力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必须适应相应的生态承载力。
- 贺祖斌
-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