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8000053)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桂芝杨硕张秀于洪丽李文文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磁刺激内关穴的脑电α波时频分析
- 磁刺激技术由于具有无创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在神经生理学和临床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针灸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将磁刺激和传统中医穴位、经络传导相结合,通过应用Gabor小波和希尔伯特变换方法分析磁刺激内关穴的脑电...
- 李文文徐桂芝陈小刚杨硕于洪丽
- 关键词:磁刺激GABOR小波希尔伯特变换
- 文献传递
- 磁刺激穴位对人体神经功能调节作用被引量:12
- 2010年
- 针灸的基本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本质是通过针刺产生的生物信息调整机体的功能。磁刺激以其诸多优点在人体神经功能调控、疾病治疗与康复理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成效,与传统针灸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在分析磁刺激和针灸对人体神经调节功效基础上,将磁刺激技术和传统的经络理论相结合,采用脉冲磁场刺激穴位,同时采集诱发的脑电信号,利用样本熵分析不同刺激频率下脑电信息的差异,研究磁刺激穴位对大脑神经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 徐桂芝张秀杨庆新杨硕颜威利
- 关键词:磁刺激穴位脑电信号神经功能
- 磁刺激神门穴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分析与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用经颅磁刺激仪在不同频率下刺激肢体神门穴,在安静、磁刺激、假刺激、假穴4种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值以及脑电信号诱发电位的特征。对8名被试者进行实验,实验分为4组即安静、磁刺激、假刺激、假穴,测量3种不同频率(0.5、1、3 Hz)刺激下的脑电信号并计算样本熵值,对刺激后的脑电信号诱发电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 Hz与0.5 Hz磁刺激脑电信号样本熵没有明显变化(P>0.05);3 Hz时4种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样本熵变化较明显(P<0.05),磁刺激组和假穴组明显高于安静组和假刺激组,且磁刺激组略低于假穴组;3 Hz磁刺激无诱发电位;而假穴组产生明显体感诱发电位等其他诱发电位。实验表明,对人体神门穴进行磁刺激对脑电信号有明显抑制,与进行针刺或电刺激同样具有调节神经机能的作用。
- 耿跃华徐桂芝于洪丽杨硕李文文陈亚静
- 关键词:磁刺激诱发电位
- 磁刺激足三里脑电复杂度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由于磁刺激的无创、无痛及良好的安全性能,使其日益成为脑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磁刺激明显的优越性,对磁刺激穴位前后脑电的复杂度进行了探讨。利用磁刺激仪对足三里穴进行了相同强度、不同频率的磁刺激(0.5、13、Hz),对同步采集到的脑电数据进行了样本熵分析,并绘制相应的脑电信息图,结果发现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样本熵值都有提高,其中颞叶区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与之前学者研究的电针刺激的结果有一致性。另外,结果表明3 Hz刺激相较于0.5 Hz和1 Hz刺激时引起的脑电样本熵增加,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张秀徐桂芝杨硕
- 关键词:磁刺激足三里
- 磁刺激穴位镇痛诱发的脑电信号特征成分及源定位被引量:12
- 2011年
- 背景: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治疗作用是否具有生理基础或者只是心理作用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目前临床中常用的穴位刺激方式为手针和电针,很少有关于磁刺激穴位引起脑电活动的文献发表。目的:利用诱发电位来研究磁刺激合谷穴对大脑皮质功能区的影响,探讨磁刺激穴位镇痛机制。方法:18名被试(男13名,女5名)自愿参加实验,选取右侧合谷穴作为靶点目标,距离合谷穴约3cm处的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点。磁刺激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1.76T,实验分别采集磁刺激前、中、后的脑电信号。结果与结论:磁刺激穴位140~170ms后,在F3,F1,FZ,F2,F4,FC3,FC1,FCZ,FC2,FC4等电极处记录到诱发电位晚成分P150。对该成分进行偶极子源定位分析发现P150定位于前扣带回后部,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前扣带回不仅参与痛觉认知,还参与痛觉的调制。结果揭示了磁刺激穴位可能的镇痛机制。
- 于洪丽徐桂芝杨硕李文文谢雪
- 关键词:磁刺激穴位镇痛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