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1NG25)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杰军张建云杨时宇李志国包松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胭脂红酸测定方法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5
- 2007年
- 对胭脂虫中胭脂红酸测定方法及稳定性研究表明:用标准曲线法与FCC标准法测定胭脂红酸的结果一致。在遮光、室内散射光、温度20~90℃、pH6~8、不同浓度的盐酸、氧化剂H2O2、低浓度的还原剂Na2SO3胭脂红酸液是稳定的,而pH4~5和9~11胭脂红酸溶液相对稳定,在日光、白炽灯、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高浓度的还原剂Na2SO3胭脂红酸溶液是不稳定的;添加Cu2+、Mg2+、K+的不同浓度对胭脂红酸溶液是稳定的;Zn2+、Ca2+的不同浓度对胭脂红酸溶液相对稳定;Fe3+72h出现黑色沉淀,呈不稳定状态。
- 张建云李志国赵杰军杨时宇包松莲
- 关键词:胭脂虫胭脂红酸稳定性
- 胭脂虫与胭脂虫色素的利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胭脂虫是一种利用历史悠久的资源昆虫,可加工生产胭脂虫红和胭脂红酸等色素。本文简要论述了胭脂虫(DactylopiuscoccusCosta)主要生态生物学与繁养方法等,就我国胭脂虫的繁养与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 李志国赵杰军张建云杨时宇
- 关键词:胭脂虫繁养胭脂虫红
- 不同气候类型及养殖方式胭脂虫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对3种气候类型、3种养殖方式繁养胭脂虫的胭脂虫蜡(CW)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温室、遮荫棚养殖的胭脂虫较好;不同气候类型、收虫季节的胭脂虫蜡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养殖方式、胭脂虫级别的胭脂虫蜡呈极显著性差异,4级与其它3个级别的胭脂虫蜡呈显著性差异;初步提出在南亚热带气候以温室和遮荫棚繁养胭脂虫,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以温室繁养为宜。
- 张建云李志国赵杰军包松莲杨时宇
- 关键词:胭脂虫
- 印榕仙人掌的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概述了印榕仙人掌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并对印榕仙人掌植被恢复功能和饲料用途进行了介绍。针对我国仙人掌发展的现状,重点论述了印榕仙人掌在胭脂虫培育利用方面的重要性。并从印榕仙人掌的保健功能、胭脂虫培育以及植被恢复重建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 罗香李志国赵杰军张建云杨时宇
- 关键词:印榕仙人掌食用价值药用价值
- 正交设计优化胭脂虫蜡的提取工艺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正交设计对胭脂虫(Dactylopius confusus(Cockerell))蜡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氯仿为溶剂回流提取效果较好;提取工艺为提取5次、料液比1∶4、提取时间3h。
- 张建云李志国包松莲赵杰军杨时宇罗香
- 关键词:胭脂虫正交设计
- 胭脂虫繁养条件对胭脂红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对不同气候类型、繁养方式繁养的胭脂虫的胭脂红酸(C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气候类型的胭脂红酸质量分数为14.56%-26.29%,平均为19.78%;春虫、夏虫和秋虫的胭脂红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9.79%、21.03%和18.51%。同一气候类型、自然条件下的胭脂红酸含量为17.71%~19.79%,平均18.77%;遮阴棚中的为20.84%-23.96%,平均22.06%;塑料大棚中的为18.74%~26.29%,平均22.24%;胭脂红酸平均含量(B试验点)分别为春虫23.35%,夏虫20.45%,秋虫19.27%。收虫季节、试验点的胭脂红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繁养方式和胭脂虫级别的胭脂红酸含量呈极显著性差异。依此提出在南亚热带气候区应以塑料大棚和遮阴棚繁养胭脂虫,而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区以塑料大棚繁养为宜。
- 张建云李志国赵杰军包松莲杨时宇
- 关键词:胭脂虫胭脂红酸
- 胭脂红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笔者研究了从胭脂虫中提取胭脂红酸的工艺,探讨了浸提液pH、浓度、浸提次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原料颗粒度、料液比等对胭脂红酸得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胭脂红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液质量分数2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2 h、破碎粒度0.4 mm、料液比1∶5。此外,对胭脂红酸的热、光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胭脂红酸在遮光和室内散射光的情况下是稳定的,在白炽灯下不稳定,在阳光下极不稳定;在90℃以下胭脂红酸溶液是稳定的。
- 张建云李志国赵杰军包松莲杨时宇罗香
- 关键词:胭脂虫胭脂红酸均匀设计
- 胭脂虫质量的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对云南省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种气候类型昆明、景东、禄丰、通海等试验点养殖的3代胭脂虫雌成虫干体长(CL)、千虫重(KCW)、胭脂虫蜡(CW)、胭脂红酸(CA)研究表明:Ⅰ类(约88000头/kg)和Ⅱ类(约127000头/kg)胭脂虫与国外养殖的(70000~140000头/kg)一致,胭脂红酸含量平均为18.56%,与国外资料报道的17%~24%相吻合;胭脂虫的千虫重和胭脂红酸含量均与试验点、养殖方式、收虫季节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胭脂虫的类别呈显著性差异。将商品流通的胭脂虫分为四级,加工用胭脂虫分为三级,并初步提出胭脂虫的质量指标。
- 张建云李志国赵杰军杨时宇梁宁
- 关键词:胭脂虫胭脂红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