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 作品数:42 被引量:303H指数:11
- 相关作者:许迅宫媛媛邹海东孙晓东刘堃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与视网膜下纤维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视网膜下纤维化是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视力丧失的原因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是目前对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标准治疗方案。本文主要探讨视网膜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与视网膜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抗视网膜下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吕亚男宫媛媛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远期泪膜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远期泪膜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随机选取于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256例(256眼),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3个月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染色积分(FI)的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v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96例患者最终完成了本次研究,除年龄外,96例患者可代表总体256例患者的资料。96例患者自身对照比较的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分析影响术后BUT值、SIt值、FI值水平的危险因素后发现:术后BUT值与术前BUT值呈正相关(r=0.38,P〈0.01)。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2,P=0.02);术后Sit值仅与术前Sit值呈正相关(r=0.41,P〈0.01):术后FI值分别与术前BUT值、SIt值呈负相关(r=-0.32,P〈0.01;r=-0.22,P〈0.01),与术前FI值呈正相关(r=-0.35,P=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术后远期泪膜影响小,泪膜各项指标水平的高低主要与术前基础值相关。
- 朱明明缪浴宇邹海东田小波郑高欣余勇夫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泪膜破裂时间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分析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硅油填充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18例(18眼),行SLT治疗(360°小梁网,击射100点),随访观察患者激光并发症、眼压和联合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SLT治疗后,出现轻度眼部胀痛4眼(22.2%),轻度结膜充血8眼(44.4%),前葡萄膜炎7眼(38.9%),前房出血1眼(5.56%),一过性高眼压3眼(16.7%)。患者平均眼压由SLT治疗前的(25.56±3.09)mmHg降至治疗后的(20.17±2.57)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1,P=0.000 1)。患者使用的降眼压药物种类由治疗前的人均(2.167±0.514)种降至治疗后的(1.333±0.840)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99,P=0.000 3)。结论 SLT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
- 唐敏傅扬马盈富名水邹海东樊莹
- 关键词: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硅油填充青光眼眼压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调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VRQoL)的变化,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AMD患者(AMD组)和非AMD患者(对照组)各88例,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CLVQOL)评估两组患者的VRQoL。计算两组患者CLVQOL总得分以及各维度(远视力、移动和光感维度、调节能力维度、读和精细工作维度、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得分,分析其与单眼logMAR视力和双眼平均视力(WMAR)的相关性。结果 AMD组CLVQOL总得分均值为(96.18±20.3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6.53±12.7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日常生活能力维度外,AMD组其他维度的CLVQOL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D组CLVQOL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与较佳眼远视力和WMAR相关性均较高,两者相关系数相近。除读和精细工作维度外,较佳眼远视力是影响AMD患者CLVQOL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的首要独立因素;WMAR是影响读和精细工作维度得分的首要独立因素。结论 AMD患者VRQoL较低,保存较佳眼视力可能是减少AMD患者VRQoL下降的途径之一。
- 刘晓静邹海东吴星伟
- 关键词:年龄黄斑变性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相关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相关症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03例(10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90 d测量患者视力、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分别采用时间均衡法(TTO)、标准博弈法(SG1,SG2)、等级尺度法(RS)测量效用值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TTO、SG1、SG2和RS法测得的效用值分别为0.95±0.11、0.96±0.50、0.99±0.06和0.80±0.12,除TTO法与SG1法测得效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效用值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DI和视力与四种方法测得的效用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与RS法测得的效用值相关性最显著。无干眼相关症状者(OSDI≤12分)四种方法测得的效用值均高于有干眼相关症状者(OSDI>12分),其中RS法测得的两者的效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的干眼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RS法测量的效用值在评估该疾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 朱明明孙倩黄建南邹海东缪浴宇余勇夫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采用傅立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进行测量,评估其可重复性和诊断能力。方法以NTG患者(NTG组,n=15)、POAG患者(POAG组,n=15)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n=1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傅立叶OCT测量各组RNFL厚度以及mGCC厚度及其整体丢失体积(GLV)和局部丢失体积(FLV),首先由检查者A测量,重复5次,间隔时间为4 h,检查者B于次日行相同检查。以检查者内和检查者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可重复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OC)分析诊断能力。结果三组mGCC和RNFL测量的ICC均>0.75。NTG组和POAG组的各项测量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与POAG组RNFL厚度和FL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GCC厚度和GL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RNFL与mGCC参数间的AR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TG和POAG患者,傅立叶OCT测量mGCC和RNFL的可重复性好,RNFL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mGCC可作为良好的补充诊断依据。
- 蔡正元樊莹孙晓东许迅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可重复性
- 139例硅油取出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术的临床应用和手术风险控制方法。方法对139例(139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充填患者行主动持续负压吸引硅油取出术,观察术后患眼玻璃体腔和视网膜情况,分析术后眼压控制与视网膜再脱离的关系。结果 1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35例(97.12%)术后玻璃体腔清、视网膜保持复位,4例(2.88%)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32例(23.02%)术后发生低眼压,其中4例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后均发生低眼压,28例术后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后发生低眼压,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vs 20.74%,χ2=13.77,P<0.01)。结论主动持续负压吸引硅油取出术安全、可靠,术中和术后适当的眼压维持是硅油取出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叶强徐娴蔡文泉刘堃
- 关键词:硅油取出视网膜脱离手术风险
- 肿瘤抑素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肿瘤抑素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双重途径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较强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肿瘤抑素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逐渐得到揭示,文章对其抗新生血管的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眼科的应用前景。
- 马莹琰邹海东
- 关键词:肿瘤抑素血管生成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识。阻断VEGF信号转导通路上的任何环节即可抑制VEGF发挥其生物学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章以治疗DR的抗VEGF药物的不同作用位点为分类依据,对目前处于临床或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各类药物的机制和疗效等进行综述。
- 王莉莉刘堃许迅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糖尿病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DME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治疗、抗炎治疗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近年来,抗VEGF药物Ranibizumab、Bevacizumab、VEGF-Trap和KH902等对DME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对DME抗VEGF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抗VEGF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索燕刘堃许迅
-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激光光凝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