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08-014204-050843)

作品数:20 被引量:381H指数:13
相关作者:彭永臻王淑莹张树军甘一萍王洪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硝化
  • 6篇脱氮
  • 6篇除磷
  • 4篇生物除磷
  • 4篇污水
  • 4篇反硝化
  • 3篇短程硝化
  • 3篇生物脱氮
  • 3篇糖原
  • 3篇强化生物除磷
  • 3篇污泥
  • 3篇聚磷
  • 3篇聚磷菌
  • 2篇游离亚硝酸
  • 2篇有机物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除磷系统
  • 2篇水处理
  • 2篇碳源

机构

  • 20篇北京工业大学
  • 5篇北京城市排水...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19篇彭永臻
  • 13篇王淑莹
  • 5篇张树军
  • 4篇甘一萍
  • 2篇孙洪伟
  • 2篇侯红勋
  • 2篇王洪臣
  • 2篇马娟
  • 2篇刘秀红
  • 2篇巩有奎
  • 2篇顾升波
  • 2篇孟春霖
  • 2篇高永青
  • 1篇吴昌永
  • 1篇郭春艳
  • 1篇时晓宁
  • 1篇许春生
  • 1篇常江
  • 1篇王丽
  • 1篇袁志国

传媒

  • 10篇环境科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浓度氨氮消化污泥脱水液半短程硝化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A/O工艺考察了消化污泥脱水液半短程硝化及维持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在温度9-20℃、平均DO浓度5.4 mg/L、SRT 30 d左右时,进水氨氮负荷(以N计,下同)0.64 kg/(m^3·d)的条件下启动,经过29 d实现了短程硝化,此后的65 d内,动态控制反应器游离氨FA〉4 mg/L时,70%亚硝氮累积率的短程硝化得以维持;在实现短程硝化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了半短程硝化,出水氨氮与亚硝氮浓度比维持在1∶1.32左右;当氨氮负荷降至0.19 kg/(m^3·d)时(FA〈1 mg/L),短程遭到破坏,在不同FA下取样做FISH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高FA是维持半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在进水中COD为282 mg/L,C/N仅为0.85的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短程硝化,系统TN去除量约为91 mg/L.结果分析表明,消化污泥脱水液在中低温、高DO浓度、长SRT下,通过动态控制氨氮负荷和pH值等运行参数,在系统中维持适宜的FA浓度(〉4 mg/L),可以实现并维持半短程硝化,为后续的厌氧氨氧化提供进水或回流到污水厂主流区而节省反硝化碳源.
张树军孟凡能吕鑑甘一萍王洪臣彭永臻
关键词:低C/N污泥脱水液
FNA的抑制作用及反硝化过程的交叉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常被认为对反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抑制作用.通过大量批式试验,对不同浓度亚硝酸盐在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盐还原的抑制作用及2种电子受体之间的交叉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还原与游离亚硝酸(FNA)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NA而非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的真正抑制剂.FNA浓度为0.01~0.025mg·L-1时硝酸盐还原能力受抑制程度为60%,当FNA浓度>0.2mg·L-1时,硝酸盐还原反应被完全抑制.此外,污泥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也受FNA抑制,当FNA浓度由0.01mg·L-1增至0.2mg·L-1,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下降80%.研究还发现,亚硝酸盐还原受硝酸盐抑制影响很小,不同浓度抑制剂下还原能力恢复达90%以上.相反,硝酸盐还原能力仅恢复3.04%~72.54%,且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抑制剂投加量,而受抑制时间和抑制剂投加方式影响较小.
马娟王丽彭永臻王淑莹高永青
关键词:反硝化反应游离亚硝酸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彭永臻侯红勋孙洪伟马娟
关键词:污水处理A^2/O氧化沟生物除磷
生物除磷系统聚糖菌的代谢机理及菌群结构被引量:19
2008年
针对聚糖菌的富集引起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运行不稳定问题,开展聚糖菌代谢机理、微生物形态和菌群结构研究,以了解EBPR工艺的微生物原理.聚糖菌在厌氧环境中分解体内的糖原以获得能量来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短链脂肪酸,因而在厌氧反应阶段与聚磷菌形成对有机底物的竞争矛盾.尤其当聚糖菌在某些未明确因素下取得竞争优势后,系统中的聚磷菌将逐渐被淘汰替换或成为非优势菌种,从而导致EBPR除磷功能的完全丧失.研究表明,进水基质类型、进水P/C比、pH、温度以及亚硝酸盐等因素决定着聚糖菌和聚磷菌的竞争优势,并在特定阈值内引起EBPR系统聚糖菌的富集而使除磷功能丧失.
王亚宜彭永臻潘绵立王淑莹鲁文敏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糖菌聚磷菌糖原
pH值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溶出物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在室温条件下(25℃),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pH值在4.0~12.0变化时污泥水解酸化效率情况以及水解过程中溶出的可溶性有机物(SCOD)、挥发性有机酸(VFAs)和氮、磷的质量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水解酸化效率递减顺序为碱性>酸性>中性.ρSCOD、ρVFAs、ρ(NH4+-N)和ρ(PO34--P)随时间延续而增大,并且都随pH值升高(4.0~11.0)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11.0时,ρSCOD和ρVFAs值最大,分别为2 599 mg/L和749 mg/L;pH=4.0时,ρ(NH4+-N)和ρ(PO43--P)值最大,分别为208.1 mg/L和193.4 mg/L.通过调整pH值能改变污泥水解酸化效率,并且选择pH值在10.0~11.0时,可以协调水解酸化效率与后续脱氮除磷系统N、P负荷之间的关系,既为脱氮除磷系统提供SCOD和VFAs,又可以实现剩余污泥减量.
高永青张晶宇彭永臻王建龙巩有奎
关键词:水解酸化PH值可溶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酸剩余污泥减量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胞内聚合物测定方法优化被引量:18
2010年
为优化强化生物除磷系统胞内PHA、糖原以及多聚磷酸盐颗粒的测定方法,采用色谱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PHA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糖原的测定采用稀盐酸消解加葡萄糖试剂盒法,多聚磷酸盐采用过硫酸钾氧化和钼锑抗光度法,经过方法优化得出4%酸化甲醇消解20h是提高PHA回收量的最佳条件;糖原在0.6mol/LHCl条件下消解5h提取量最大,临床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可以应用到本实验中;在120℃下氧化30min条件下多聚磷酸盐颗粒可以最大回收.经过加标回收实验等对这3个方法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结果显示,在这3个条件下的3种方法都具有很高的精密度或准确度,而且简单易行,适合实验室及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由阳彭永臻王淑莹刘秀红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磷糖原聚磷菌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曝气量在线控制策略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曝气控制是生物脱氮工艺重要的控制变量,它决定着整个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费用.应用Benchmark-BSM1平台模型对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几种典型的曝气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馈-反馈曝气量控制最优,其次为反馈控制、恒DO控制和恒曝气量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和恒DO控制相比较,出水氨氮浓度大约降低24%,最大出水氨氮浓度降低18%,曝气能耗降低9%.获得了曝气量最优控制方法以及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应采用的曝气控制策略,为了实现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硝化反应的最优控制,应同时控制曝气量和好氧区体积.
马勇彭永臻王淑莹
关键词:缺氧-好氧工艺硝化反应
两级UASB-S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启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渗滤液的高效脱氮,采用两级UASB-SBR组和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进行试验研究.本系统启动阶段共经历75d,通过对原渗滤液不同比例的稀释,分4个阶段逐步提高进水浓度,ρCOD从3.5g/L提高到12g/L,ρ(NH4+-N)从0.2g/L提高到1.1g/L,启动成功后实现了有机物及氨氮的深度去除.SBR采用硝化出水回流的运行方式,对原水既有一定的稀释作用,又可使富含NOx-N的硝化液借助原水中丰富的有机碳源在缺氧UASB内进行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及降解有机物的双重目的,最终ηCOD稳定在95%以上,η(NH4+-N)可达99%左右,ηTN达到85%以上,出水剩余ρTN低于15g/L.
王淑莹时晓宁王希明孙洪伟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以甲醇作为外碳源的生物反硝化被引量:42
2009年
为了研究甲醇长期使用过程中反硝化性能的变化,按ρ(TOC)/ρ(N)为1.6±0.2于缺氧反硝化初投加一定量的甲醇作外碳源,以SBR间歇运行方式展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系统运行至37 d时即出现稳定的比反硝化速率,其由运行之初的0.378 mg NOx-N/(gVSS.h)提高到2.406 mg NOx-N/(gVSS.h).污泥驯化后的氮吸收速率试验发现,甲醇作碳源的ρ(TOC)/ρ(N)适宜范围是1.10~2.68.同时发现,16℃相对20℃的反硝化速率温度修正系数θ达1.07,表明温度降低对生物反硝化有较大抑制作用.从经济角度出发,甲醇投加应根据生物微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王淑莹殷芳芳侯红勋许春生彭永臻王伟
关键词:反硝化甲醇碳源C/N
游离氨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被引量:28
2008年
为了考察游离氨(free ammonia,FA)对高氮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采用"两级UASB-缺氧-好氧系统"处理实际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首先在UASB1中实现同时反硝化与产甲烷反应,COD在UASB2中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将NH4^+-N彻底硝化.试验共进行79 d,经历3个阶段,即稳定短程硝化(40 d)、短程硝化破坏(19d)、短程硝化恢复(20 d).结果表明,适当的游离氨浓度(40--70 mg.L^-1)可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如在阶段1中亚硝态氮积累率为97%,氨氮的去除率为99%.但游离氨浓度在160 mg.L^-1左右会抑制全部的硝化反应.在阶段3中,通过稀释原水降低了游离氨浓度,在短时间内就恢复了短程硝化.可见,游离氨是实现和维持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吴莉娜彭永臻王淑莹张树军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脱氮短程硝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