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X070)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韩璞庚申海波王婷魏强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人民理性思想的现实基础及其内在逻辑——兼论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原则被引量:1
- 2019年
- "两个转变"说,从总体上客观地概括了马克思早期,特别是《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处境,但随着马克思早期文献的深度挖掘,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其局限在于,"两个转变"说只是笼统地、抽象地、模糊地描述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状态。而人民理性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所遵循的明确的、具体的、坚定的哲学原则。马克思通过对四重现实问题:即出版自由问题、等级制度问题、私人利益问题、社会贫困问题的深刻剖析,阐明了这一原则。普遍的自由是"人民理性"的哲学前提;人民精神是"人民理性"的基本内核;理性人民性是"人民理性"的理论旨归。三者构成人民理性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使其超越了狭隘的政治国家观成为哲学世界观。马克思人民理性思想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积极意义。
- 余根雄韩璞庚
- 关键词:《莱茵报》人民精神
- 公共理性视野下的公共行政被引量:2
- 2008年
-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责任型政府的核心价值信念。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理性作为公共行政的根本价值旨归,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价值观的重塑、公共责任的分担、公共治理结构的形成只有在充分具备公共理性的公共对话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通过在公共理性的导向下构建合作型博弈制度框架,形塑组织化的共和善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公共行政的经济高效与社会公正并行不悖。
- 王婷
- 关键词:公共理性公共行政社会公正
- 论出场学视域中的有机马克思主义被引量:1
- 2017年
- 任何理论都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关注着全球化进程中的每一个重大时代问题,达到对资本全球化的真切反思和批判,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在场。随着全球化历史境遇的转换和日趋严重的生态灾难,有机马克思主义者应声而起,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新解读、与后现代思潮和中国传统智慧的对话,创造性地建构了以生态原则和人类共同福祉为核心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出场形态。不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方面,还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机马克思主义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魏强韩璞庚
- 关键词:过程哲学第三条道路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治理变迁及其路径选择被引量:20
- 2018年
- 人工智能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演进为脉络,呈现跨界应用、人机结合、融合发展等主要特征,且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伴随人工智能应用,向技术要治理能力不仅成为现代政府的目标追求与重要内容,也成为市场与社会的共识与诉求。与人工智能背景相适应,治理也在不断变迁,且为进一步挖掘发展新动能、应对科技新风险、构筑治理新格局,治理的重点也正向着基础治理、综合治理、伦理治理相统一的系统治理方向迈进。
- 申海波韩璞庚
-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