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3052)
-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全兵彭响方毛国龙张健刘宾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 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8
- 2015年
-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之一,其性能决定了电极的界面结构、电池的内阻和注液量等,进而影响电池的倍率、循环及安全性能等特性。介绍了聚烯烃微孔膜、无纺布隔膜及涂层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及其优缺点,评述了隔膜制备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并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改进方式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 刘全兵毛国龙张健彭响方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隔膜聚烯烃无纺布
- LiFePO_4在水溶液电解液中电化学储锂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测试LiFePO4在1.0mol/L的锂离子水溶液电解液中不同扫描速率下CV曲线,研究了LiFePO4在水溶液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储锂性能。结果表明:Li+嵌入和脱出LiFePO4的扩散系数分别为9.97×10-15和1.22×10-14cm2/s,在水溶液中LiFePO4可以实现完全的嵌/脱锂,且具有非常好的嵌/脱锂可逆性和稳定性。证实了LiFePO4作为水溶液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可能性。
- 刘全兵毛国龙张健彭响方
- 关键词:LIFEPO4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
- 核壳结构:燃料电池中实现低铂电催化剂的最佳途径被引量:18
- 2011年
- 电催化剂是决定低温燃料电池性能、寿命和成本的关键材料之一,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由于其在降低铂载量、提高催化剂活性方面表现出的良好性质,已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低温燃料电池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在概述核壳结构电催化剂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胶体法、热分解法、置换法、电化学法等,其中胶体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合成过程简单易控等优点;置换法和电化学法则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有望用于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批量化生产。然后,分别从二元及其他多元催化剂组成方面阐述了核壳型电催化剂体系的研究进展,核壳结构电催化剂不仅可有效提高贵金属铂的质量比活性,同时,其他金属元素与铂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可对电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产生十分重要的调变作用。最后,我们对低温燃料电池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刘宾廖世军梁振兴
- 关键词:低温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核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