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06-59)
-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6
- 相关作者:沈应柏邓文红李镇宇胡增辉张志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马尾松毛虫取食、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处理对马尾松18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马尾松毛虫取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和萜烯混合物处理4h后损伤针叶、姊妹针叶(处理对枝)、系统上枝(处理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处理下枝)针叶内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苗木体内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系统性变化有不同的影响。虫害、10μmol·L-1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GABA含量明显升高;虫害和10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使马尾松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的氨基酸总量降低;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马尾松熏蒸枝和系统下枝氨基酸总量略有下降,姊妹枝和系统上枝氨基酸总量升高。证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信号的报警信号分子,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 邓文红沈应柏李镇宇
-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毛虫茉莉酸甲酯Γ-氨基丁酸游离氨基酸
- 福氏痢疾杆菌组氨酸合成中双功能焦磷酸水解酶和磷酸核糖环化水解酶双功能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福志贺氏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源。以福志贺氏痢疾杆菌2a型301株全基因组为模板、以pET22b-(+)为载体、克隆了一个关键基因:组氨酸合成途径中双功能焦磷酸水解酶和磷酸核糖环化水解酶蛋白(简称:sf2088)。以BL21(DE3)为表达菌株,优化表达条件,获得了可溶表达的蛋白。经过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获得目标蛋白。采用分析超速离心和动态光散射实验,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稳定聚集状态的条件搜索,结果发现锌离子对稳定其聚合状态很重要。通过正交实验,获得蛋白保持稳定聚集态的条件。这对该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陆庆宇王其海张占钰袁道鹏高伟仓怀兴毕汝昌
- 虫咬及挥发物诱导后合作杨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1
- 2009年
- 经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幼虫取食,杨扇舟蛾幼虫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及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及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熏蒸后,分析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Opera 8277’)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虫咬叶及其上部叶片中PPO活性增加了2~4倍,表明合作杨产生了系统抗性。经虫咬诱导的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的PPO活性增加了1倍,推测是合作杨受伤后释放出了具有信号作用的挥发物,诱导邻近植株产生了防御反应。5种外源挥发物都引起了叶片PPO活性升高,因此均可能是合作杨间潜在的气体信号,并且混合挥发物的诱导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挥发物。EGTA(钙离子螯合剂)和氯化镧(钙通道抑制剂)明显抑制了合作杨虫咬叶片、虫咬上部叶片及虫咬诱导挥发物熏蒸叶中PPO活性的升高,说明钙信号在虫咬及挥发物诱导的PPO活性升高中起着重要作用。
- 胡增辉沈应柏王宁宁王金凤周艳超张志毅
- 关键词:杨扇舟蛾多酚氧化酶活性
- 虫食与熏蒸对马尾松苗木针叶酚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以马尾松为实验材料,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h后,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中酚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虫害、10μmol/L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酚酸含量除虫害后的系统下枝略有降低外,其他均明显升高。说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的报警信号,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 邓文红沈应柏李镇宇蒋湘宁
- 关键词:酚酸马尾松苗木昆虫取食
- 不同损伤形式诱导合作杨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被引量:11
- 2009年
- 采用机械损伤、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取食、机械损伤伤口涂抹舞毒蛾口腔分泌物3种方法处理合作杨(Populus simonii×P.pyramidalis Opera8277)扦插苗叶片,24h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叶片中香豆酸等9种酚类物质的含量,比较不同损伤形式诱导的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差异,以探讨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和舞毒蛾取食诱导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而机械损伤伤口涂抹舞毒蛾口腔分泌物与舞毒蛾取食处理诱导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相似,推测舞毒蛾口腔分泌物是造成机械损伤与昆虫取食处理间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的关键因素.
- 胡增辉杨迪沈应柏
- 关键词:合作杨酚类物质含量机械损伤
- 昆虫取食和药剂熏蒸对马尾松针叶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诱导植物产生抗逆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用GC/MS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处理同一轮未受损伤枝条)、系统上枝针叶(处理枝上一轮枝条)和系统下枝针叶(处理枝下一轮枝条)中ABA和J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虫害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的ABA和JA含量均明显升高.用10μmol.L-1MeJA熏蒸和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健康植株后,各部位枝条针叶中ABA和J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ABA和JA是马尾松苗木伤反应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了马尾松苗木系统抗性的形成过程.
- 邓文红沈应柏陈华君李镇宇蒋湘宁
- 关键词:脱落酸茉莉酸马尾松马尾松毛虫
- 虫食与熏蒸对马尾松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通过接虫咬食伤害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熏蒸处理,以正常盆栽马尾松为对照,用TCT-GC-MS分析各处理的正常枝、损伤枝、姊妹枝(正常或损伤对枝)、系统上枝(正常或损伤上枝)和系统下枝(正常或损伤下枝)中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变化,以探讨马尾松对不同伤害的应急反应.结果显示,虫害和熏蒸处理后,水芹烯的相对含量在损伤枝、姊妹枝、系统上枝和系统下枝中均明显高于对照;β-蒎烯相对含量在损伤枝和姊妹枝中升高,而系统枝条中下降;α-蒎烯相对含量在所测4个部位中除熏蒸后系统下枝升高外其余全部降低;其他挥发性化学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熏蒸能够代替虫害等外界伤害的刺激,使马尾松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达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茉莉酸甲酯和萜烯可作为马尾松响应伤害的报警信号分子.
- 邓文红沈应柏陈华君李镇宇
-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毛虫
-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中γ-氨基丁酸和17种游离氨基酸被引量:13
- 2008年
- 建立了自动在线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为衍生试剂进行衍生,AgilentHypersilAA-ODS-C18色谱柱分离,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19min内分离测定了马尾松苗木针叶中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回收率高于90.1%,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21%~2.81%),经测定,发现马尾松被马尾松毛虫取食后,所测18种氨基酸总量明显降低,从418.3μg·g^-1降低到310.4μg·g^-1鲜重。
- 邓文红沈应柏李镇宇张淑静刘雪萍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游离氨基酸Γ-氨基丁酸马尾松
- 白藜芦醇对几种杨树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几种杨树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方法]以5种杨树病原真菌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丙酮为溶剂)对其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白藜芦醇对杨树烟炭病菌(Capnodium salicinum Mont.)、杨树穿孔病菌(Alternariatenuis Nees.)和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ribis Gross.et Dugg.)的押制效果较好,在浓度为20 mg/m时抑菌率接近40.00%;对杨树白斑病菌(Coniothyrium populicola Miura oo.)仅在浓度较高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对杨树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n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在各浓度下的抑制率均小于20.00%,抑菌效果不明显。综合考虑抑菌率、方差分析结果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成本,20mg/ml可视为白藜芦醇的最佳浓度。[结论]可以考虑将白藜芦醇作为植物源抑菌剂应用于林木真菌病害的防治。
- 祝杲阳刘士畅王晓明高伟
- 关键词:白藜芦醇抑菌效果
- 不同挥发物诱导的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及PAL活性变化被引量:11
- 2009年
- 以1年生合作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茉莉酸甲酯(MeJA)分别与水杨酸甲酯(MeSA)、顺式己烯醛(cis-hexenal)、反式己烯醛(trans-hexenal)和苯骈噻唑(benzothiazole)混合的4种挥发物熏蒸合作杨叶片,检测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4种混合挥发物熏蒸后,合作杨叶片中POD,PPO和PAL活性都有明显的升高,并且2种挥发物混合的诱导效果要高于单独一种挥发物,但不仅仅是每一种挥发物诱导效果的相加之和。从诱导酶活增加的效果来看,在这4种混合挥发物中,MeJA+cis-hexenal的诱导能力最高。
- 胡增辉沈应柏王宁宁王金凤周艳超张志毅
- 关键词:合作杨复合信号防御反应防御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