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0BMZ18)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郎维伟张朴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村落社会
  • 1篇定居点
  • 1篇姓氏
  • 1篇姓氏文化
  • 1篇嘉绒
  • 1篇嘉绒藏族
  • 1篇藏族

机构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省民族研...

作者

  • 2篇郎维伟
  • 1篇张朴

传媒

  • 2篇西藏研究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嘉绒藏族的姓氏文化与村落社会的传统互助--以甘孜州沈村藏族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在嘉绒藏族的原生态文化中,独特的姓氏制度可以追溯每个家庭及其成员的父系来源,实现父系继承关系,这是姓氏制度的内在功能;以"房名"为血缘特征的姓氏文化和联姻形成的姻亲关系,成为村落社会中的二元亲属关系,通过亲属关系结成了村落社会的互助网络,这是姓氏制度的外在功能。在传统的村落社会中这些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作为嘉绒藏族的文化认同现象,迄今保持不变。
郎维伟张朴
关键词:嘉绒藏族姓氏文化村落社会
藏北牧区定居点向村落变迁初探——以那曲县达嘎多、宗热格两村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藏北牧区过去不存在村落的形态。在经历了新的社会组织体系的建构和草场使用权由集体到户的权属继承关系的推进,使原有的定居点出现清晰的行政和草原边界,从外部整合形成村落。当牧民以定居为常态,固定的房屋完全取代帐篷的居住模式后,原有的定居点与村落有了明显区分,同时村落社会的礼仪和公共仪式建构,增强了牧民的"我村"意识,从内部整合形成村落。藏北基层在内外整合下完成了定居点向村落的嬗变。
郎维伟赵书彬
关键词:定居点村落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