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 作品数:92 被引量:599 H指数:13 相关作者: 姜斌 李峻 李敏 程文红 方宗君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保留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 探讨保留旋前方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取20具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男14具,女6具.解剖测量旋前方肌桡尺侧的长度、远近端的宽度,以及旋前方肌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距离、远近端骨性隧道的宽度、远端与腕横纹的距离.进一步了解旋前方肌的解剖特点.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保留旋前方肌、T型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10例;年龄为28 ~ 65岁,平均52.7岁;骨折AO分型:23-A型8例,23-B型5例,23-C1型5例.末次随访时应用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 结果 旋前方肌为一近直角梯形的扁肌,血供丰富,其桡、尺侧长度平均分别为4.60、4.46 cm,远、近端宽度平均分别为4.41、4.48 cm.旋前方肌远端与腕横纹的距离平均为3.61 cm,远、近端骨性隧道宽度平均分别为3.08、1.91 cm.1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5个月(6~36个月)随访.18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2~3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评分为95 ~100分,平均97.7分;18例患者均为优. 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横形骨折线位于旋前方肌的远端1/4 ~ 1/2之间,旋前方肌骨性隧道较宽.对于AO分型为23-A型、23-B型及23-C1型的骨折,采用保留旋前方肌远端置入钢板固定的术式是可行的,术后患者恢复快,腕关节功能恢复好. 闵捷 郭雅娣 廖晓辉 吴子征 李峻 朱诚 王平 王伟 张前法关键词:桡骨骨折 解剖学 旋前方肌 259例结直肠癌患者ERCC1基因多态性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基因多态性,以期能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CR测序法分析259例结直肠癌患者ERCC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男性患者ERCC1的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5.71%),其次是C/T (占37.86%),T/T基因型仅占6.43%;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也主要是C/C (占59.66%),其次是C/T (占36.97%),T/T基因型仅占3.36%。25~44岁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1.72%),其次是C/T (占41.38%),T/T基因型仅占6.90%;>44~59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7.95%),其次是C/T (占40.91%),T/T基因型仅占1.14%;>59岁患者中,基因型主要为C/C (占58.45%),其次是C/T (占34.51%),T/T基因型仅占7.0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ERCC1的基因型主要为C/C。 彭南求 赵新泰关键词:结直肠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基因多态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NIHSS评分≥8分)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NIHSS评分〈8分)两组,测定患者人院时血浆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相关的多个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NIHSS评分与梗死体积、入院时BNP值均明显相关(P〈0.01),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轻症组(P〈0.01)。血浆BNP水平≥634.15pg/ml可以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较严重(NIHSS评分≥8分)的预测指标,其敏感性为86.96%,特异性为86.1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失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方麒林 刘团结 丁联斌 姜国林 毛蕾 沈滔 王博 钟玲 刘恋关键词:脑钠肽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失 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入压疮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将338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院外组)与69例院内难免压疮患者(院内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13项危险因素中排序前3的为体位受限(92.14%)、年龄>70岁(82.80%)及大小便失禁(80.84%);院外组年龄>70岁者显著多于院内组(P<0.01),院内组血清白蛋白<30g/L、意识障碍、脏器功能衰竭、局部水肿、感觉减退者显著多于院外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6项除血清白蛋白<30g/L外均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院内、院外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有差异,识别压疮高危人群采用的评估量表应有针对性。 吴容 唐瑞强关键词:住院 压疮 难免压疮 mf-ERG kernel反应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中心视力正常、眼底正常或为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分别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 ERG)一、二阶kernel反应(first and second order kernel,FOK&SOK)检查。将结果正常同龄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1环(黄斑中心凹)的FOK 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后极部30°视网膜总合反应的N_1、P_1波峰时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92,P=0.0136;t=2.1124,P=0.0391和t=2.0241,P=0.047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环(黄斑中心凹)的SOK 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峰时延迟,后极部30°视网膜总合反应的P_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0,P=0.0086;t=2.5515,P=0.0136和t=2.7990,P=0.0070)。结论糖尿病眼中心视力尚正常时,由mf-ERG检得的黄斑中心凹和后极部视网膜功能已有异常;kernel反应异常表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外层视网膜功能均已受到损害,kernel反应的振幅和峰时是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指标。 严良 赵婕 丁琦 徐翀 秦洁 陆豪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黄斑中心凹 多焦视网膜电图 α-SMA和MMP-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α-SMA和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通用型二步法检测58例乳腺癌中α-SMA和MMP-9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间质纤维母细胞α-SMA(-);5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微灶浸润和浸润性导管癌间质纤维母细胞α-SMA表达呈不同程度上调;浸润性导管癌间质纤维母细胞α-SMA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②正常乳腺组织MMP-9阳性率为20%(2/10),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率为70.7%(29/4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MMP-9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而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α-SM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纤维母细胞中的表达与癌细胞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α-SMA阳性的乳腺癌相关纤维母细胞可能参与了MMP-9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过程,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王瑞芬 黄坊 孙和国 孙静 王立峰关键词:乳腺癌 间质 Α-SMA MMP-9 上海市部分男男同性恋者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 被引量:8 2010年 侯建星 WU Lily Terence Sio 徐荷 孙悦昕 林继凯 顾一夫关键词:社会学特征 艾滋病传播 男同性恋者 知识调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新观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炎症病变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众多炎性细胞因子在DR患者中表达异常,并与DR发病中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破坏和新生血管生成关系密切。我们就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在DR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DR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任洪芹 朱鸿 施彩虹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性细胞因子 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33 2004年 目的 介绍游离趾腹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0年 9月起 ,亚急诊行游离趾腹腓侧皮瓣修复拇、手指全指腹缺损 6例。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3个月~ 3年 ,拇、手指外形满意 ,皮瓣两点分辨觉达 6~ 10mm ,手指活动功能良好。结论 趾腹腓侧皮瓣移植术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首选方法 ,也适用于修复示、中指指腹缺损。 周礼荣 王伟 李峻 刘迎曦 吴容关键词:拇趾 拇指指腹缺损 皮瓣移植术 亚急诊 动功 有限元法分析不同截肢术后胫腓骨远端的应力和位移变化 被引量:1 2015年 建立小腿传统截肢和骨肌肉成形切断术两种手术的动物模型,在Simpleware 6.0和Abaqus 6.12软件中建立两种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生理条件下应力做加载,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表明在相同的负载条件下,骨肌肉成形切断术残端胫腓骨的相对位移在对抗屈曲、伸直、压缩载荷时比传统截肢术明显减少;胫腓上联合的相对位移在对抗屈曲、伸直、外展载荷时比传统截肢术明显减少,而对抗内收载荷时则明显增加。骨肌肉成形切断术残端在对抗屈曲、伸直、外展、压缩和旋转载荷时腓骨承受的应力比传统截肢术明显增加,而胫腓上联合的应力比传统截肢术明显降低。因此,骨肌肉成形切断术利用腓骨骨桥增加腓骨承受力并稳定上胫腓联合,消除腓骨在受力时存在的不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效果。 宋登新 曹云 何小文 丁徐 易成腊关键词:小腿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