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7097)
作品数:
3
被引量:15
H指数:2
相关作者:
岳雯
更多>>
相关机构: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地黄
3篇
地黄丸
3篇
障碍性
3篇
排卵
3篇
排卵障碍
3篇
排卵障碍性
3篇
排卵障碍性不...
3篇
六味地黄
3篇
六味地黄丸
3篇
不孕
2篇
细胞
2篇
粒细胞
2篇
卵巢
2篇
卵巢颗粒
2篇
卵巢颗粒细胞
2篇
颗粒细胞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质
1篇
蛋白质类
1篇
增殖
机构
2篇
海南医学院附...
1篇
海南医学院
作者
3篇
岳雯
传媒
1篇
中国中医药信...
1篇
陕西中医
1篇
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3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颗粒细胞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各组均于月经第5~12d进行干预。在无菌条件下于卵泡成熟期从卵泡液中取出颗粒细胞,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染色为指标,检测20例中药治疗和西药尿促性素(HMG)治疗后卵巢颗粒细胞组织中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计数,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观察卵巢颗粒细胞、间质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gNOR颗粒数形态多为聚集型和弥散型,中药组的AgNOR计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使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发育。
岳雯
关键词:
核蛋白质类
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对于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虽然有克罗米芬、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药物能成功地解决排卵、超排卵的问题,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DNA合成受阻,易引起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不同步,导致流产率增加。在临床上,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具有明显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观察了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的影响,现分析报道如下。
岳雯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排卵障碍
不孕症
子宫内膜
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影响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20)和对照组(20)。各组均于月经第5~12天进行干预。在无菌条件下于卵泡成熟期从卵泡液中取出颗粒细胞,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增殖细胞核杭原为指标,检测20例中药治疗和西药尿促性素(HMG)治疗后卵巢颗粒细胞组织中PCNA的增殖指数,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观察卵巢颗粒细胞、间质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PCNA增殖指数在中药组(35.5±1.304)、西药组(37.0±1.304),实验组的PCNA计数与对照组之问无显著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使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发育。中药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功能的结果,从而促使卵巢颗粒细胞发育、卵泡成熟。
岳雯
关键词:
排卵障碍性不孕
增殖细胞抗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