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B03)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巧玲夏定国裘智勇何斯美钱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土壤pH对环保型麻地膜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探明麻地膜降解性能与土壤pH和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将土壤pH调节为弱酸性、中性、弱碱性3个不同的水平,将麻地膜埋入3种不同的土壤中,定期测定其失重率及其周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麻地膜在3种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速率表现为:弱碱性>中性>弱碱性。在土壤微生物方面,碱性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总量最多,中性土壤中居中,酸性土壤中越少,对比3种微生物的变化,在碱性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有显著性增加。碱性土壤有利于麻地膜的降解,由于在碱性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最多,且麻地膜的降解性能与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 宋建龙王朝云易永健汪洪鹰聂兆君
- 关键词:土壤PH微生物
- 大麻快速生物脱胶条件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8年
- 为提高大麻生物脱胶效率,对大麻快速生物脱胶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选育的大麻快速脱胶菌株进行不同接种量、浴比、pH值、振荡转速和脱胶助剂的比较试验,研究大麻快速脱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麻快速生物脱胶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浴比1:15,接种量20%,pH值6.5~7.5,振荡转速150r/min,脱胶助剂为磷酸二氢铵,用量为大麻质量的0.05%。其中浴比和脱胶助剂对大麻生物脱胶效果的影响最大。
- 温岚唐守伟彭源德杨喜爱严理熊和平
- 关键词:大麻生物脱胶发酵
- 春用蚕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我国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现状。[方法]选20世纪70、80年代育成的15个春用家蚕品种,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再根据主成分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方差分析表明12个数量性状差异显著。12个数量性状简化为产量因子、净纤因子、解舒率因子、茧层率因子4个主成分。4个主成分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4.50%。聚类分析发现15个品种的正态标准差均方根距离取值在0.315~1.191,可划分为各具特点的3大类群。产量因子的整体趋势是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净纤因子是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解舒率因子是第2类群>第3类群>第1类群;茧层率因子是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结论]我国1970年以后育成的春用蚕品种多数性状相近。
- 夏定国赵巧玲裘智勇
- 关键词:家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家蚕抗逆性与若干品种性状的因子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家蚕品种性状与抗逆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5个家蚕品种的3个抗逆性状及若干品种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所分析的这些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因子性状群:抗逆性状因子、经济性状因子、茧质性状因子和生长发育因子;通过提高家蚕品种的虫蛹率,可以增强家蚕的耐氟性和耐高温多湿性,但不利于改良家蚕的耐吃湿叶性,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和茧层量的提高只能协调改良。[结论]由于因子间具有独立性,可依据该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 裘智勇赵巧玲夏定国
- 关键词:家蚕抗逆性品种性状
-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的育成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培养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方法]将抗逆性强的野桑蚕与多丝量家蚕品种远缘复合杂交,培育出的优质野桑蚕基础素材野A和野B,并将其与日系蚕品种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结果]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具有食性优、抗逆性强、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繁育性能优的特点,并定名为"野三元"。2008年通过江苏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宜长江流域春、秋季及北方蚕区全年饲养。[结论]该研究将有助于蚕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吴阳春钱平何斯美
- 关键词:家蚕品种远缘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