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B09)
-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光辉徐浩王成章叶建中黄嘉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多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综述了国内外多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多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介绍了由苯甲酰氯、苯甲酸、三氯甲苯与间苯二酚缩合反应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方法及其他多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相关合成方法,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高效、节能、廉价和环保的合成方法是国内外发展的方向。
- 王光辉徐浩黄嘉玲仲崇茂常连举
- 关键词:紫外线吸收剂
- 生漆的品质及其检验技术被引量:7
- 2007年
- 生漆是一种天然涂料,其品质与产地、漆树品种、立地条件、采割时间、采割技术和贮存时间等有关。一般生漆中约含有漆酚40~80%,树胶质和含氮物6~14%,水分14~40%。生漆中各组成成分的变化,造成了生漆品质的差异。生漆检验主要依据其表观特征以及各组分的含量差异,通过看漆质、闻气味、煎分数、试燥性、测含量判定品质之优劣。一般而言,生漆乳液分层愈明显,转色愈快,漆酚含量愈高,生漆品质愈佳。掺有异物的生漆具异象,漆酚含量通常较低。
- 张飞龙张瑞琴
- 关键词:生漆漆树
- 松香改性生漆漆膜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研究了松香改性对生漆漆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松香或乙醇溶解的松香均能改善生漆漆膜性能,加入生漆质量5%的松香效果最佳。生漆与金属铁离子反应后,再用5%松香改性,漆膜性能显著提高,干燥时间缩短为53 h,附着力为4~5级,耐冲击力为30 kg/cm,硬度为2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生漆中的漆酚和松香中的树脂酸发生酯化反应,从而改善了漆膜特性。
- 宋先亮蒋建新谢建杰白杨
- 关键词:生漆松香金属离子改性漆膜
- 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研究以焦性没食子酸衍生物2,3,4-三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甲基化、水解、酸化和精制成2,3,4-三甲氧基苯甲酸。研究结果表明,甲基化的最佳条件:硫酸二甲酯与原料的物质的量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精制产品经IR和1HNMR确认了结构,产品质量用HPLC分析,纯度为99.54%。
- 徐浩黄嘉玲秦清王光辉陶林
- 分子短程蒸馏分离银杏叶聚戊烯醇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以银杏叶为原料,采用皂化反应、溶剂萃取和冷冻制备聚戊烯醇不皂化物,皂化剂为5%NaOH-EtOH,石油醚软膏与皂化剂的比例为1∶5(g∶mL),首次采用分子短程蒸馏分离聚戊烯醇不皂化物,最佳工艺为:Ⅰ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冷凝温度2.5℃,循环水温度6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16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200r/min,蒸馏真空度0.5~1.0Pa;Ⅱ级分子蒸馏,工艺参数为循环水温度80℃,物料加热温度60℃,蒸馏温度280℃,进料速率180mL/h,刮膜转速300r/min,蒸馏真空0.1~0.5Pa。结果表明:溶剂中聚戊烯醇为55.6%,银杏叶聚戊烯醇(GP)回收率为98.5%,馏余物中聚戊烯醇的含量由不皂化物中的46.2%提高到83.7%,而且无溶剂残留,是工业化制备高纯度聚戊烯醇理想的分离方法。
- 王成章王婉苓叶建中郑光耀周昊陈西娟
- 关键词:银杏叶不皂化物
- 辣根硫代葡萄糖苷水解工艺比较及其水解产物的结构鉴定被引量:8
- 2009年
- 以辣根为原料,筛选不同的水解工艺,研究硫代葡萄糖苷水解为异硫氰酸酯(ITCs)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在温度40℃、pH值7、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水中加入Vc0.2%(以辣根粉计),水解2h,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异硫氰酸酯质量分数最高(88.71%),经GC-MS、IR、1H NMR、13C NMR和MS鉴定为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经检索该化合物在辣根中首次分离鉴定。而采用二氯甲烷和水为1∶2的体积比的水解液水解辣根粉得到的异硫氰酸酯为苯乙基异硫氰酸酯(54.89%)和烯丙基异硫氰酸酯(5.18%)。采用黑芥子酶酶解硫代葡萄糖苷法,水解产物中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最低(10.67%)。
- 陈虹霞王成章叶建中陈西娟
- 关键词:辣根硫代葡萄糖苷异硫氰酸酯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被引量:3
- 2008年
- 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方法,用Zeemart/2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干燥温度120℃、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2400℃、空心阴极灯电流3mA时,测定其铁的含量。铁质量浓度在2.5~10.0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RSD)为1.99%,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4.2%,本方法精密度好,重现性好,可满足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中痕量铁的原子吸收测定要求:
- 王维如黄嘉玲王建升金霞陈文文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痕量铁
- 膜分离法制备塔拉单宁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聚砜中空纤维膜处理塔拉单宁水提取液,研究了聚砜膜的截留分子质量,跨膜压差、膜面流速以及溶液温度对膜性能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截留分子量为10 000,跨膜压差0.2 MPa,膜面流速2.0 m/s,40~45℃下对塔拉单宁水提液进行膜分离,可以得到浊度0.5NTU以下,纯度85%以上的高品质塔拉单宁。
- 徐浩张宗和仲崇茂秦清陶林王光辉
- 关键词:膜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