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5JY029)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封政李书华向清祥弓加文李小京更多>>
- 相关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濒危植物桫椤不同部位化学组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化学成分预试法、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吸收波谱分析法,研究桫椤茎干、叶和茎皮的化学组分,确定桫椤茎干、叶和茎皮化学组分相似,为扩大龙骨风药源提供依据。
- 陈封政李书华向清祥
- 关键词:桫椤化学组分
- 活化石植物桫椤的资源开发及保护被引量:4
- 2007年
- 简单介绍了桫椤的特性、分布、药用、观赏价值以及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探讨了桫椤的保护对策和研究展望。
- 陈封政李书华向清祥
- 关键词:桫椤
- 孑遗植物可溶性糖的种类及含量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孑遗植物的可溶性糖含量,并通过纸层析法鉴定出可溶性糖的种类,讨论了孑遗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与其抗寒性的关系。
- 李书华李仲芳陈封政李小京
- 关键词:孑遗植物可溶性糖抗寒性
- 桫椤叶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和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桫椤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和采用树脂静态、动态吸附脱附实验法,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等为考察指标。结果:桫椤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C,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12,乙醇浓度为60%,提取2次;树脂D104对桫椤叶总黄酮吸附分离的最佳工艺:上柱液质量浓度1.36 mg/mL,上柱流速2 BV/h,溶液处理量为5 BV/次,洗脱溶剂为70%的乙醇,脱附流速为3 BV/h,脱附剂用量为2 BV/次。结论:该提取精制路线达到富集有效成分的目的。
- 陈封政李书华向清祥
- 关键词:桫椤总黄酮正交实验
- 孑遗植物桫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2
- 2008年
- 采用甲醇浸泡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的方法研究桫椤叶的化学成分,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分别为牡荆素(vitexin)(1)、异荭草素(isorientin)(2)、芹菜素(apigenin)(3)、木犀草素(luteolin)(4)、diplo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桫椤中分离获得.
- 陈封政向清祥李书华
- 关键词:桫椤化学成分黄酮
- 桫椤叶和茎干抑菌活性初探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桫椤叶和茎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中药龙骨风(桫椤叶的茎干)研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桫椤茎叶和茎干甲醇提取物对它们的抑菌作用,并与黄连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桫椤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0.1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桫椤茎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最低抑制浓度为0.10%,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次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弱。桫椤叶和茎干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与黄连提取物的相比较弱。[结论]桫椤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桫椤茎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最低抑制浓度均为0.10%。
- 弓加文陈封政李书华
- 关键词:桫椤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