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082)
作品数:
1
被引量:2
H指数:1
相关作者:
王静
周令望
裴俊瑞
姚洪菊
刘晓娜
更多>>
相关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原代培养
1篇
神经元
1篇
体外
1篇
体外原代培养
1篇
小脑
1篇
小脑颗粒
1篇
小脑颗粒神经...
1篇
大鼠小脑
机构
1篇
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1篇
刘晓娜
1篇
姚洪菊
1篇
裴俊瑞
1篇
周令望
1篇
王静
传媒
1篇
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1篇
2013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体外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为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取生后5~7天Wistar仔鼠,体式显微镜下分离小脑皮层,0.25%胰蛋白酶消化、DNAI酶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两次差速贴壁后接种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内,相差镜下观察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成长、发育变化及突触形成。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元。结果培养后第24小时,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贴壁,呈网状排列;第2~3天,神经元胞体由椭圆形变成圆形,轮廓逐渐清晰,细胞伸出突起,突起逐渐延长,细胞间通过突起连接,形成了稀疏的神经元突触网络;第4~6天,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细胞间通过广泛的突触联系,神经元清晰饱满,形成了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含NSE的神经元。结论成功地进行了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原代培养,该方法可为今后研究慢性砷暴露对小脑细胞的毒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姚洪菊
周令望
裴俊瑞
刘晓娜
王静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原代培养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