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304) 作品数:84 被引量:1,020 H指数:21 相关作者: 莫嘉琪 傅云飞 林万涛 王辉 张立凤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安徽师范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理学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以及致洪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利用1996~2005年近十年的MICAPS和NCEP2.5x2.5°再分析资料,对影响华南地区西南低涡以及致洪低涡活动进行系统性的统计研究,揭示低涡活动的特征,为华南地区的低涡及其致洪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刘国忠 丁治英 贾显锋关键词:西南低涡 暴雨 文献传递 ASYMPTOTIC METHOD OF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REACTION DIFFUSION EQUATION 被引量:9 2007年 In this article the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reaction diffusion problems are considered. Using the homotopic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travelling wave transform,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 is obtained. 莫嘉琪 张伟江 何铭华南6月持续性致洪暴雨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的关系 被引量:30 2007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逐月资料、NOAA卫星观测的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资料、我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及华南45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华南持续性致洪暴雨的发生与孟加拉湾对流异常活跃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演变的关系,并对华南6月有无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年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发生的年份,孟加拉湾对流相对活跃,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反之亦然。华南6月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发生前,孟加拉湾对流经历了一次活跃过程,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也明显经历了一次增强西伸过程。孟加拉湾对流活跃可能通过东西向垂直环流诱使西太平洋副高增强西伸,从而对华南暴雨的形成产生影响。 许晓林 徐海明 司东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一种求解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的快速算法及其在台风目标观测中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30 2009年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是Mu等2003年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方法,它是线性奇异向量在非线性情形的推广,克服了线性奇异向量不能代表非线性系统最快发展扰动的缺陷,成为非线性系统可预报性和敏感性等研究新的有效工具。然而,由于以往CNOP的求解需要采用伴随技术,计算量相当巨大,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本文基于经验正交分解(EOF),提出了一种求解CNOP的快速算法,利用GRAPES区域业务预报模式实现了 CNOP快速计算,并在台风"麦莎"的目标观测研究中得到初步检验,通过观测系统模拟实验(OSSE)检验了该方法确定敏感性区域(瞄准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用快速算法求解的CNOP,其净能量随时间快速地发展,而且发展呈非线性。在台风"麦莎"个例的目标观测试验中,用快速算法得到的预报时间为24 h的CNOP可以有效地识别瞄准区,并通过瞄准区内初值的改善,可明显减少目标区域(检验区)内24 h累计降水预报误差。尤其,累计降水预报的这种改进效果能够延伸到更长时间(如72 h),尽管检验时间是设在第24小时。进一步分析发现,24 h累计降水预报误差的减少是通过利用瞄准区内改善的初值改进初始时刻台风暖心结构、高空相对涡度以及水汽条件等而得以实现的。 王斌 谭晓伟一次热对流降水成因的分析和模拟 被引量:22 2008年 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中国大陆地区常发生热对流降水。文中首先利用TRMM卫星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地表温度观测资料和NCEP资料分析了热对流降水的特征及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利用区域平均的水汽方程诊断了地表蒸发、水汽平流和水汽通量辐合项的贡献,分析了降水的水汽来源;进一步利用AREM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设计了4个敏感性试验,研究了陆气感热、潜热通量对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白天强烈的非均匀地表感热加热可导致低层热空气块突破环境下沉气流而上升,周围空气补充形成辐合运动。低层空气的辐合上升既可引起水汽的汇聚,又可把低层的水汽输送到高层。同时非均匀陆面特征造成的非均匀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共同作用增强了大气的位势不稳定度,触发了对流,但感热通量对热对流降水的贡献比潜热通量略大。热对流降水的水汽除部分来自地表蒸发外,另一部分来自低层的水平通量辐合。定量计算表明二者对大气可降水量的贡献基本相当,而平流水汽的贡献很小。 李昀英 宇如聪 傅云飞 叶成志关键词:副热带高压 热对流 触发机制 陆气通量对副高内热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AREM数值预报模式,对发生在2003年8月2日、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控制的中国浙江等省的热对流降水进行了较成功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五个敏感性试验,检验了降水的水汽来源、地表感热、潜热输送对降水时段... 李昀英 宇如聪 傅云飞 叶成志关键词:副热带高压 文献传递 AREM中尺度大气模式与海浪模式双向耦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中尺度大气模式AREM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海浪模式WAVEWATCH-III进行双向耦合,应用管道通信技术建立区域中尺度大气-海浪耦合模式预报系统,充分考虑中尺度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即大气低层风场驱动海浪并影响海浪状态变化,海浪通过与波龄密切相关的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来改变海气间动量、感热和潜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大气的反馈。文中利用该耦合预报系统对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威马逊"台风过程进行数值试验,重点分析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两个耦合因子对台风数值预报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在台风高海况下,海浪引起的海表粗糙度和海洋飞沫的增加对台风数值预报影响均较为显著。海表粗糙度加大了海气间动量通量(摩擦作用),其阻碍台风的发展,但对台风路径预报影响不大;海洋飞沫贡献的感热和潜热为台风发展提供能量,从而使台风强度增强,降水显著增加,并使台风路径预报更加接近实况;两者共同的作用,使台风强度增强,台风路径预报也更为合理。 赵伟 徐幼平 程锐 杨支中 杨磊关键词:台风数值预报 台风降水 AREM 海浪模式 GPCP和TRMMPR热带月平均降水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2005年 文中利用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和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 PR(Precipitation Radar)资料,分析了1998~2002年热带地区月平均降水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GPCP和TRMM PR资料能一致地反映热带降水的主要分布特征,但降水的强度和范围存在着差异;两种资料的差异与雨强有密切关系;平均而言,洋面上的降水差异(0.5 mm/d)大于陆地上的差异(0.1 mm/d).微波发射信号(SSM/I E)的反演结果对洋面降水的高估和地面雨量计的缺乏,是造成两种资料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还表明,洋面上GPCP降水相对于PR降水的最大概率差异随雨强增大呈线性增大;陆地上这种差异则呈非线性关系.文中最后还利用最大概率函数对1979~1997年GPCP气候平均降水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李锐 傅云飞关键词:平均降水 TRMM 概率函数 洋面 雨强 种群动力学生态环境模型的近似解 2008年 研究了一类种群生态环境问题.描述了动力学模型.利用同伦映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相应模型的近似解. 莫嘉琪 张伟江 何铭关键词:种群 非线性 同伦映射 初始场对暴雨数值预报的影响及集合预报试验 <正>数值预报是提高暴雨预报精度的有效方法,随着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及其在业务预报中的应用,暴雨的预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数值模式初始场的不确定性和模式误差的存在,暴雨预报精度的提高受到了限制,集合预报是 张立凤 罗雨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