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YS063)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施錡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中西诗画关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再次辨析了以莱辛为主的西方人提出的诗与画之关系的理论,深入厘清了一向以来为人所忽略的、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的诗与画关系之差异。在此基础上,详尽地解析了中国古代绘画中三种“诗画合一”的方式,以及这三种“诗画合一”的方式产生的缘由及造成的结果。全文旨在针对中西方不同的语境,作诗与画关系异同之处的比较研究。
- 施錡
- 关键词:叙事诗抒情诗
- 一处“小小的裂缝”——再辨中国诗与中国画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辨析了以莱辛为主的西方人提出的诗与画之关系的理论,深入厘清了一向以来为人所忽略的,中西方不同语境下的诗与画关系之差异。在此基础上,详尽地解析了中国古代绘画中三种"诗画合一"的方式,以及这三种"诗画合一"的方式产生的缘由及造成的结果。全文旨在针对中西方不同的语境,作诗与画的关系异同之处进行比较研究。
- 施錡
- 关键词:中国画
- 笔法与“形似”:一种内在联系下的中国古代绘画
- 2013年
- 笔法与"形似",两个看似无关,实则有关的绘画要素——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笔法和画的"形似"之间的关系,这种辨析是在以西方绘画为参照系的前提下出发的。通过对画中笔法和"形似"的梳理,可得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笔法对"形似"的四点影响,进而揭示了笔法是如何作为关键因素之一影响中国古代绘画"形似"的整体发展趋势,并如何造成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别的。
- 施錡
- 关键词:笔法形似文人画笔触
-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三种“诗画合一”
- <正>在西方文艺理论中,自莱辛(Gotthold Ephruim Lessing,1729—1781)之后,再无人坚持将诗与画等同起来。然在中国,认为'诗画合一'的声音却仍然袅袅不绝。不免有些遗憾的是,这些提出'诗画合一...
- 施錡
- 关键词:中国古代绘画文人画家《画继》
- 文献传递